[实用新型]可测量危岩体绝对位移大小和方向的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28809.X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谭淋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淋耘;潘勇;卢玲;李敏 |
主分类号: | G01C17/04 | 分类号: | G01C17/04;G01B7/30;G01B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萃智邦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1 | 代理人: | 竺栋 |
地址: | 400042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测量 危岩体 绝对 位移 大小 方向 监测 装置 | ||
该实用新型涉及危岩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测量危岩体绝对位移大小和方向的监测装置。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可进行伸缩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位移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还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另一端设有安装托盘,所述安装托盘的与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托盘的上表面设有带开口的环形电阻,所述环形电阻上方的安装杆上设有导电安装环,所述导电安装环与安装杆转动连接,所述导电安装环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指南针,所述指南针朝向环形电阻的一侧面上设有导电元件。该实用新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装置难以满足危岩体绝对位移大小和方向的实时测量和高精度测量的需求。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涉及危岩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测量危岩体绝对位移大小和方向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危岩体的绝对位移方向决定了危岩体运动的轨迹,也决定了危岩体崩塌滚落的方向;危岩体绝对位移的大小则反映了危岩体变形的程度和危险性。因此如果能对危岩体的绝对位移方向和大小进行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地质条件就能较为准确地判断危岩体的破坏模式和崩塌方向,进而结合地形条件就可以对危岩体的崩塌滚落轨迹和威胁范围进行判断,也能对危岩体的危险程度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从而便于制定更加有效和针对性的应急防范预案,进一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对地质灾害体绝对位移大小和方向的测量主要依靠的是GNSS监测仪,这种方法通过卫星对测点位置进行解算,通过计算测点前后位置的变化便可以得到地质灾害体的绝对位移方向和大小。但GNSS监测仪的监测精度依赖于卫星的数量和卫星信号的强弱,如果接收卫星信号的数量和强弱有限,则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且GNSS监测仪的数据解算通常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实时监测,如果遇到在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内崩塌的突发性危岩体,GNSS监测仪可能面临监测预警失效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另外,GNSS监测仪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测量危岩体绝对位移大小和方向的监测装置,用以解决在对地质灾害体的位移方向进行测量时,现有技术中测量装置难以满足高精度测量的需求,以及难以实现对地质灾害体的位移方向进行实时监测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可进行伸缩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位移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还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另一端设有安装托盘,所述安装托盘的与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托盘的上表面设有带开口的环形电阻,所述环形电阻上方的安装杆上设有导电安装环,所述导电安装环与安装杆转动连接,所述导电安装环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指南针,所述指南针朝向环形电阻的一侧面上设有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的一端与导电安装环外表面电性接触,所述指南针转动时,所述导电元件在指南针的带动下与环形电阻滑动接触;
还包括电性连接的供电模块、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源和电流计,所述电源的一电极与导电安装环的内表面电性连接,另一电极与环形电阻的一缺口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流计串接在与电源一电极连接的导线上,所述控制模块用以读取电流计、位移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的的数值,并对危岩体绝对位移的大小和方向进行计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控制模块计算的数据进行远程传输。
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首尾相接,所述内壳体的一端可在外壳体的内部进行滑动,所述安装杆设置于内壳体上,其有益之处在于,监测装置安装之后可随着危岩体的位移而发生伸缩变化,壳体采用内壳体和外壳体伸缩滑动的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进一步限定,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内壳体与外壳体位于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弹性件位于内壳体和外壳体的内部,其有益之处在于,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可以给内壳体和外壳体提供预紧力,使内壳体和外壳体在安装和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淋耘;潘勇;卢玲;李敏,未经谭淋耘;潘勇;卢玲;李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28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