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变焊机的多重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26933.2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8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强;王敏昌;罗川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吉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肖云杰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焊机 多重 保护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逆变焊机的多重保护电路,包括15V电压输入端,15V电压输入端并联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阻R1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控制芯片,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第一稳压管ZD1的负极,第一稳压管ZD1的正极通过第四电阻R4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还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第四电阻R4的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稳压管Z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接过热过流保护模块。本电路可增加控制系统的保护功能,提升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器件损坏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逆变焊机的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焊机的多重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模拟电路纯硬件电路方式的逆变焊机的保护功能为“过热”、“过流”两种保护,对于驱动部分没有欠压保护功能;当驱动电压低于设定的电压标准时,可能出现后端推挽电路开关管异常发热,长时间使用出现损坏的情况,导致整机驱动异常,无法继续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逆变焊机的多重保护电路,避免缺乏驱动部分欠压保护功能的问题,提升系统可靠性,降低因电源问题造成的器件损坏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逆变焊机的多重保护电路,包括15V电压输入端,15V电压输入端并联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电阻R1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控制芯片,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第一稳压管ZD1的负极,第一稳压管ZD1的正极通过第四电阻R4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还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第四电阻R4的两端并联有第一电容C1;第一稳压管Z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接过热过流保护模块。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热过流保护模块包括晶闸管Q3,二极管D1的负极接晶闸管Q3的阳极,晶闸管Q3的阳极接第三电阻R3一端,第三电阻R3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24V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还连接第六电阻R6一端,第六电阻R6另一端通过温度开关接地;晶闸管Q3的阴极接地,晶闸管Q3的门极通过第七电阻R7接地,晶闸管Q3的门极还连接第二稳压管ZD2的正极,第二稳压管ZD2的负极接初级反馈电压端;晶闸管Q3的门极与阴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二电容C2。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逆变焊机的多重保护电路,增加了控制系统的保护功能,兼具过热、过流和欠压保护功能,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可降低因电源问题造成的器件损坏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一种逆变焊机的多重保护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吉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吉旭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26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