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吉他颈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26878.7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02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代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蓝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1/08 | 分类号: | G10D1/08;G10D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积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0 | 代理人: | 黄敏燕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吉他 颈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吉他颈部,包括连接至头部的一第一端部和连接至尾部的一第二端部,当所述第一端部截面顶点向右或向左偏移4‑6mm,所述第二端部截面顶点朝另一方向偏移4‑6mm;所述第一端部偏移后的顶点与所述第二端部偏移后的顶点之间形成一直线以将所述吉他颈部表面分隔成不对称的一第一接触面和一第二接触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吉他颈部握感轻盈且扎实,同时减轻手腕在演奏时因角度过小或角度过大而带来的疲劳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拨乐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吉他颈部。
背景技术
吉他又译为结他或六弦琴,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包括共鸣箱、琴颈以及琴头;其中影响演奏手感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琴颈的形状。
用户在弹奏时需要用手指在琴颈上下游走进行弹奏,此时支点位置也会随着手腕的变化而变化,频繁改变支点位置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增加演奏的疲劳感。
因此,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吉他颈部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吉他颈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吉他颈部,包括连接至头部的一第一端部和连接至尾部的一第二端部,当所述第一端部截面顶点向右或向左偏移4-6mm,所述第二端部截面顶点朝另一方向偏移4-6mm;
所述第一端部偏移后的顶点与所述第二端部偏移后的顶点之间形成一直线以将所述吉他颈部表面分隔成不对称的一第一接触面和一第二接触面。
作为优选,第一端部截面顶点向右偏移4-6mm。
作为优选,顶点偏移后的所述第二端部高度b高于所述第一端部高度a,所述第一端部高度a为20-21mm,所述第二端部高度b为22-23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截面为曲线。
作为优选,所述曲线为贝塞尔曲线,所述第一端部截面从左端40R至20R的贝塞尔曲线混接20R至60R的贝塞尔曲线而成,所述第二端部截面从左端100R至20R的贝塞尔曲线混接20R至100R的贝塞尔曲线而成。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指板,所述指板设于所述吉他颈部上,所述指板半径为400mm。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演奏过程中,拇指作为主要支撑点,能够很清晰的让用户感受到吉他颈部形状的变化所带来的轻盈且扎实的握感,引导用户改变支点的同时减轻了手腕在演奏时因角度过小或角度过大而带来的疲劳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吉他颈部不同角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吉他颈部中第一端部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吉他颈部中第二端部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吉他颈部中指板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吉他颈部中连接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端部”、“前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蓝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蓝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26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