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224081.3 | 申请日: | 2022-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77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韩正庆;郭梓涵;陈封;杨志刚;吴一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宁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3/00 | 分类号: | F16M3/00;F16M7/00;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门窗 保温 性能 检测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涉及保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检测设备体积过大不便于运输的问题,其包括检测箱和冷暖调换装置,冷暖调换装置连通在检测箱的侧壁上,检测箱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分隔板远离冷暖调换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与分隔板之间形成供门窗放置的区域,检测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夹紧装置一侧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检测箱和冷暖调换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推把和若干滑移轮,检测箱和冷暖调换装置均放置在底座上,若干滑移轮连接在底座靠近地面的一侧,推把与底座的侧壁相连。本申请具有便于运输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保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们的形状、尺寸、比例、排列、色彩、造型等对建筑的整体造型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在建筑门窗投入市场时需要进行保温性能的检测,使得建筑门窗符合市场的需求。
现有授权公告号CN207763945U的相关专利,提供了一种建筑幕墙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包括保温检测装置,保温检测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显示面板,保温检测装置的右壁上固定连接有冷暖调换装置,保温检测装置的中间部位开设有门窗放置槽板,门窗放置槽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正面上固定连接有挤压块;通过将门窗放置在门窗放置槽板内,通过冷暖调换装置对温度的调节进行高温测试,并通过温度检测显示面板对温度进行检测。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检测设备大多采用一体式设计使得体积都过于庞大不便于运输,所以很多小型的企业并没有专门的检测设备,使得消费者在购买门窗时并不能直观的了解到门窗的保温性能,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检测设备体积过大不便于运输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和冷暖调换装置,所述冷暖调换装置连通在检测箱的侧壁上,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分隔板远离冷暖调换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与分隔板之间形成供门窗放置的区域,所述检测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夹紧装置一侧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所述检测箱和冷暖调换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推把和若干滑移轮,所述检测箱和冷暖调换装置均放置在底座上,若干所述滑移轮连接在底座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推把与底座的侧壁相连。
由于现有的检测设备大多采用一体式设计使得体积都过于庞大不便于运输,所以很多小型的企业并没有专门的检测设备,使得消费者在购买门窗时并不能直观的了解到门窗的保温性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消费者需要了解门窗的保温性能时,操作人员推动推把,若干滑移轮带动底座移动至指定位置,将门窗放入检测箱内,夹紧装置对门窗进行夹紧后,观察温度检测器的温度,启动冷暖调换装置改变内部温度,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检测器的温度与开启前的温度进行对比,从而向客户展示门窗的保温性能;通过夹紧装置、底座和滑移轮的设置,便于设备的运输,同时可随时随地的移动检测设备的位置,运输方便,便于向消费者直观的展示门窗的保温性能,同时减少门窗检测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板和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连接在检测箱的内侧壁上,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夹紧板的侧壁相连,所述夹紧板与分隔板相对设置,所述夹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宁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宁政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24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