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底去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20598.5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99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柴怡乐;王博;杨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博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温霞云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运城市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水底 去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底去污装置,属于水底去污领域,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底去污装置,包括承载船,承载船的底部固定有外支管,承载船的底部还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柱,外支管靠近转动柱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导引板,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的外侧固定有多个收淤斗,收淤斗的底部开设有进泥口和出泥口,出泥口的内侧且位于导引板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导向板,导向板靠近进泥口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它使得收淤斗的内侧能够对污泥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拦,提升了污泥从收淤斗排至导引板内侧的量,进而使得装置去泥的效果提高,从而提升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底去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底去污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中清淤工作是其重要的一环,但是现有的清淤方式多是通过搅动水流使得淤泥溶于水中,这种方式有着一些弊端;
因此,公开号为CN111535386A所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底去污装置,其能够实现逐渐依次的进行清淤工作,清淤彻底的同时降低扰动;
然而,上述的装置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上述的装置在收淤斗内部盛满污泥后,不方便对污泥进行阻拦,从而使得污泥在没有排出至导引板之前就已经部分排出在收淤斗的外侧,进而造成装置去泥的效果不好,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底去污装置,它使得收淤斗的内侧能够对污泥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拦,提升了污泥从收淤斗排至导引板内侧的量,进而使得装置去泥的效果提高,从而提升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底去污装置,包括承载船,所述承载船的底部固定有外支管,所述承载船的底部还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外支管靠近所述转动柱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导引板;
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柱转动,所述转动柱的外侧固定有多个收淤斗,所述收淤斗的底部开设有进泥口和出泥口,所述出泥口的内侧且位于所述导引板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导向板;
所述导向板靠近所述进泥口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收淤斗之间固定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也固定于转动柱的外侧,所述转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半齿轮,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固定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半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泥口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收淤斗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固定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转动板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半齿轮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柱的外侧粘接有一层软性垫。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的底端具有朝向所述导引板弯曲的弧板。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通过半齿轮、转动齿轮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收淤斗的内侧能够对污泥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拦,提升了污泥从收淤斗排至导引板内侧的量,进而使得装置去泥的效果提高,从而提升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收淤斗、转动齿轮和导向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博,未经王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205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器边板结构及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调节通流面积的油气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