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稳定性的髓内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12862.0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72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A61B17/76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3 | 代理人: | 韩松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股骨 骨折 固定 稳定性 髓内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稳定性的髓内钉系统,包括:主钉沿股骨轴向设置于骨髓腔内;主钉的近端设有倾斜向上的近端锁孔以及倾斜向下的防退锁孔,主钉的远端设有远端锁孔;副钉为中空结构,前部为表面光滑的圆柱体,前端呈半球状,后部断面呈菱形,尾端设有圆形卡柄;防退钉穿过防退锁孔,前端穿透皮质层,后端抵紧副钉的圆形卡柄。本申请采用防退钉抵紧副钉的末端,能够阻挡副钉在近端锁孔内发生不稳定的趋势。同时利用两个近端骨皮质锁定钉增强副钉和股骨头颈骨块之间的稳定性,增加内固定和骨复合体稳定性,增强术后对肢体活动的承受能力,减弱骨折端应变,提高愈合速度,有利于防范并发症,尽快恢复至受伤之前的生活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髓内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稳定性的髓内钉系统。
背景技术
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效果差,总体恢复率低,被称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已经进入髓内微创固定时代,但治疗失败仍然时有发生,目前,治疗目标是尽快恢复至受伤前生活状态。
术后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松动、内固定切出、主钉或是锁钉断裂等并发症仍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血运良好,失败的主要根源仍然是手术后内固定和骨复合体无法取得并维持足够的稳定性,不能将骨折端的应变控制或者削弱到不影响骨折愈合的程度之下并维持至骨折愈合,同时稳定性的不足也可导致愈合速度变慢,质量变差,增加了内固定物所承受应力并延长了其承受较大应力时间,从而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不愈合、迟延愈合、畸形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所以术后稳定性不足仍然是股骨近端骨折失败的主要原因。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发生,且多为粉碎性不稳定型骨折。现有的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系统大都讲究头颈钉的滑动加压,而这种滑动加压实际上是无法达到骨折端良好并持续的静力稳定而采用的一种妥协方案,另外现有的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系统均没有很好地利用股骨头颈骨块坚实的皮质骨,头颈钉仅仅是嵌入或者旋入头颈骨块的松质骨内,所以内固定治疗,最终失败的主要表现均集中在头颈段骨折块相对于骨折远端的不稳定,包括沿头颈钉方向的滑动以及相对于头颈钉的内翻和后倾等移位,严重者导致内固定物切出,最终形成骨折迟延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甚至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导致治疗失败。
目前的各种髓内钉内固定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头颈钉、股骨头颈骨块沿头颈钉方向的回缩问题,没有利用股骨头颈骨块坚实的皮质骨,也没有可靠的增强头颈钉在头颈骨折块内的稳定性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增强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稳定性的髓内钉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增强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稳定性的髓内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钉,该主钉沿股骨轴向设置于骨髓腔内;所述主钉的近端设有倾斜向上的近端锁孔以及倾斜向下的防退锁孔,所述主钉的远端设有远端锁孔;
副钉,该副钉为中空结构,内部可通过直径2.5mm的导针,前部为表面光滑的圆柱体,前端呈半球状,后部断面呈菱形,尾端设有圆形卡柄;所述副钉穿过近端锁孔斜向上进入股骨头颈内,所述圆形卡柄卡在近端锁孔的一侧;
防退钉,该防退钉穿过防退锁孔,前端穿透皮质层,后端抵紧副钉的圆形卡柄;
远端锁定钉,该远端锁定钉穿过远端锁孔穿透皮质层,将主钉的远端固定,可采用倾斜于主钉的静力性锁定方式,也可采用垂直于主钉的动力性锁定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未经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12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