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行星搅拌的托举式真空脱泡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11702.4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4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利;陆红华;张勇;郭本祝;李闵杰;孙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奇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企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4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行星 搅拌 托举 真空 脱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行星搅拌的托举式真空脱泡机,包括传动组件、搅拌组件、真空罩和升降组件,以及密封件,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电机和减速器,减速器下端连接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观察室、行星式搅拌棒和搅拌桶,搅拌观察室外壁连通有抽气管,抽气管外接抽气设备,真空罩前端面设置有门板,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升降缸、托举板、导杆导套组件和密封件,该基于行星搅拌的托举式真空脱泡机充分保障材料不出现空气回填,而导致重新产生气泡,利用密封件将升降杆与真空罩之间的间隙密闭,保证真空罩内的真空度,利用控制阀门配合本脱泡机实现自动进料、自动脱泡、自动出料三个工序过程,实现自动化脱泡工艺处理,应用场合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脱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行星搅拌的托举式真空脱泡机。
背景技术
在液态或膏状粉体材料相互混合分散以及分散后进行脱除气泡的工艺中,其所应用的搅拌混合分散脱泡设备,现有市场使用到的搅拌脱泡设备有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此种搅拌脱泡设备采用行星式公转自转运动原理,使得容器中的材料在真空环境中被高速搅拌,同时材料中的气泡被挑拨暴露与真空中,同时搅拌的材料由于是处在真空负压的状态,因此材料中的气泡在负压的作用下从材料中脱出,实现了材料的脱泡处理工艺。但此类搅拌脱泡设备,其公转自转的整个运动结构都处在一个密闭的真空罩内,通过真空泵抽取真空罩内的空气,形成一个真空负压环境,此种脱泡工艺方法简单实用,市场认可度也高。
但是在实际脱泡处理中,完成脱泡处理后,负压环境撤销,给真空罩内还压,恢复到大气压下后打开真空罩,抬升行星搅拌设备时,搅拌棒与材料之间的间隙需要回填,若抬升太快,间隙中势必又掺杂入空气,再次形成大气泡,由于材料因长时间处于负压状态下,材料间隙之间负压明显,大气泡将会向四周扩散回填,形成诸多小气泡,从而导致脱泡失败;若抬升放缓,材料回填到间隙空间的速度受到材料粘度、密度等因素影响,也同样难以把控不同材料之间回填材料至间隙的速度,因此实际生产中,脱泡完毕后的搅拌桶中,材料还是会因为拔出搅拌棒后而掺入空气,形成少量气泡。
为了根治搅拌棒在脱离时而引起的空气回填,形成气泡的问题,我司考虑采用真空罩内完成负压状态下地搅拌棒脱离工序,直至搅拌棒脱离完毕后,真空罩内开始恢复常压,而此过程就需要控制搅拌棒升降动作或者搅拌桶升降动作,由于搅拌棒连接传动组件,包括主轴、调速器、电机等等,在控制升降动作方面难以实现,因此采取控制搅拌桶升降动作,在技术上实现难度较低,至此我们便要设计一种托举搅拌桶的真空脱泡设备,让搅拌桶内的材料与搅拌棒之间分离时不产生因空气回填而额外产生的气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鉴于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需求,我们设计一种基于行星搅拌的托举式真空脱泡机,采用真空罩持续提供负压环境,将搅拌桶内的材料通过搅拌棒充分搅拌脱泡,然后在维持负压状态下,将搅拌桶稳定缓速地向下降落,使得搅拌棒与材料缓慢脱离,充分保障材料不出现空气回填,而导致重新产生气泡,利用升降组件托举搅拌桶缓速升降动作,且利用密封件将升降杆与真空罩之间的间隙密闭,保证真空罩内的真空度,并且必要时还能够免开真空罩的门板,利用控制阀门配合本脱泡机实现自动进料、自动脱泡、自动出料三个工序过程,实现自动化脱泡工艺处理,实用方便,应用场合广泛。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行星搅拌的托举式真空脱泡机,包括传动组件、搅拌组件、真空罩和升降组件,以及密封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下端连接搅拌组件,
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观察室、行星式搅拌棒和搅拌桶,所述搅拌观察室上端固连减速器,下端与真空罩上端密闭固连,外壁连通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外接抽气设备,将搅拌观察室连通真空罩内的空气抽出,制造负压环境,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行星式搅拌棒连接,使行星式搅拌棒获得旋转搅拌的动力,所述行星式搅拌棒下端正对搅拌桶,所述搅拌桶放置在升降组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奇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沃奇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11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