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08665.1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7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星;陈冰玲;钟锦明;杨小平;肖思巧;周志凯;梁婷婷;廖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海洋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吴凯斌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养殖 装置 | ||
一种海绵养殖装置,包括:安装组件及外框,安装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装杆及多个第二安装杆,一第二安装杆与一第一安装杆的连接处形成一连接部,外框的第一内侧壁及第二内侧壁分别与各第一安装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外框的第三内侧壁及第四内侧壁分别与各第二安装杆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可拆卸连接。各第一安装杆及各第二安装杆在外框的内部形成网格状结构,可以将小个体的海绵组织块悬挂于网格状结构上,可以对小个体的海绵组织块进行很好的固定,保证小个体海绵顺利生长,各第一安装杆及各第二安装杆分别与外框可拆卸连接,可以将各第一安装杆及各第二安装杆从外框上拆卸下来,更换新的进行新一轮养殖,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率,实用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生物养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动物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可以通过切割移植的方式来进行扩展繁衍,且海绵动物体内具有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是具有改善水体环境和巨大开发潜力的药源海洋生物,因此,海绵养殖产业也逐渐兴起,目前的海绵动物移植的方法,主要通过使用扎口绳将海绵移植块固定在网绳上进行吊养。
然而,对于小个体的海绵组织块,采用扎口绳将海绵移植块固定在网绳上时,扎口绳并不能对小个体的海绵组织块进行很好的固定,不能保证小个体海绵顺利生长,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海绵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海绵养殖装置,包括:
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装杆及多个第二安装杆,各所述第一安装杆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二安装杆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二安装杆与各所述第一安装杆连接,且各所述第二安装杆与各所述第一安装杆相互垂直设置,一所述第二安装杆与一所述第一安装杆的连接处形成一连接部,每一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开设有一第一穿孔,每一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开设有一第二穿孔;及
外框,所述外框的第一内侧壁与各所述第一安装杆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框的第二内侧壁与各所述第一安装杆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框的第一内侧壁与所述外框的第二内侧壁相对设置,所述外框的第三内侧壁与各所述第二安装杆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框的第四内侧壁与各所述第二安装杆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框的第三内侧壁与所述外框的第四内侧壁相对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各所述第一安装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各所述第一安装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各所述第一安装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各所述第一安装杆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外框的第一内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框的第二内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连通,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侧壁螺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连通,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侧壁螺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三螺栓及第四螺栓,各所述第二安装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杆连接,各所述第二安装杆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开设有第三螺纹孔,各所述第二安装杆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接杆连接,各所述第二安装杆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接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杆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外框的第三内侧壁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外框的第四内侧壁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连通,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的侧壁螺接,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四螺纹孔连通,所述第四螺栓穿过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四螺纹孔的侧壁螺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框为不锈钢外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安装杆为聚乙烯塑料安装杆。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二安装杆为聚乙烯塑料安装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海洋技术中心,未经惠州市海洋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086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