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单眼镜头转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06194.0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90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龚祥雲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祥雲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3B17/14;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单眼 镜头 转换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手机单眼镜头转换机构,能使手机外挂镜头微量化,主要包括定位组件与镜头组件两个机构,定位组件设于手机的镜头端,为手机的一部分;镜头组件则设于外挂镜头端,为外挂镜头的一部分。两者通过封磁铁圈与定位磁铁靠着磁力结合固定。两片封磁铁圈夹着偶数个N极、S极交互排列的定位磁铁,能将磁力线包覆不外露。镜头组件内的镜片组放置空间可因应配置的外挂镜头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设计,同时因应其重量及长度,可搭配不同数量的定位磁铁,以保有足够的吸附力。再则沿用定位组件设计的收纳盒可让磁铁磁性长久保留不衰退,并利用颜色管理,方便使用者收纳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手机单眼镜头转换机构提供一种能使手机直接更换镜头的新型机构,使手机相机具有传统单眼相机更换镜头的功能,这是一种通过磁力吸附,将可替换的外挂镜头固定至手机上的新构想,再配合辅助定位环、定位滑道等设计,使外挂镜头易于组合与固定,并通过两片封磁铁圈前后包夹,将定位磁铁的磁力予以封圈,从而大幅降低磁场对电子装置影响的疑虑,此外还可降低镜头重量及大小,达到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及收纳的功效,另外,也设计出外挂镜头的收纳盒,通过颜色管理,可便于使用者收纳整理;同时靠着封磁铁圈将磁力线封存,可延长定位磁铁的磁力不衰退。
背景技术
按,现今3C产品发展迅速,多功能多机合一为主流,以手机为例,所具备的功能已不再仅仅只是通话和上网而已,录像、照相、闹铃、计算器及手电筒等功能都已是其标准配备。
而其中照相相机的功能应该是此类电子装置中最为常用的功能之一,如拍照打卡、自拍、录像等,早期手机仅有单镜头时,会通过夹上或贴上一个外挂镜头的方式,达到高倍率的放大效果,现今的手机则是通过三镜头、四镜头的方式达到此一目的。
然而现有的外挂镜头不只是大小、重量过大,而且在镜头与手机组装时,为满足光轴对准的需求,在没有专业背景与专业技术的条件下,须经过繁琐的调整过程;而三镜头、四镜头的手机虽无此困扰,但单价却高出甚多。这些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关键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故,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通过从事多种行业累积的经验,通过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手机单眼镜头转换机构。
本实用新型手机单眼镜头转换机构主要包括有定位组件及镜头组件两部分,其中,定位组件为手机的一部分,设于手机端的手机镜头上,且手机镜头位于定位组件的中间,不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镜头组件同样的也是外挂镜头的一部分,外挂镜头的镜片组也不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定位组件分为辅助定位环、定位机构、封磁铁圈三部分,辅助定位环是便于使用者让外挂镜头顺利进入定位机构的装置,主要是由辅助定位斜面所构成;定位机构用于固定外挂镜头,主要由偶数对的定位点与定位滑道组成,定位滑道的功用在于减轻外挂镜头脱离时的结合力,最后是定位点后方的封磁铁圈,封磁铁圈可被定位磁铁吸附,有利于外挂镜头的固定,并能将磁力线包覆不外露。
镜头组件主要包括本体、镜片组放置空间、封磁铁圈与定位磁铁四部分,本体为外挂镜头的外壳,其内的镜片组放置空间可因应配置的外挂镜头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镜片组放置空间,这些镜片组不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范围;封磁铁圈功能与定位组件的封磁铁圈相同;定位磁铁借着吸附两端的封磁铁圈,来达到外挂镜头与手机结合的目的,此外,还能通过两端的封磁铁圈将磁力线封圈起来不外漏,且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能让使用者在毫无光学专业知识的背景下,即能轻易地完成外挂镜头与手机镜头的光轴对准的动作,就像传统的单眼相机更换镜头,直接插入转至定位即可,同时还能大幅降低镜头的重量及大小,以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及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特点在于外挂镜头是以磁力直接吸附的方式与手机结合,使手机能够像传统单眼相机一样,可以直接更换镜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特点在于通过定位磁铁两边的封磁铁圈达到吸附结合的目的外,还可将磁力线封锁在两片封磁铁圈之间,避免磁力线外泄造成周遭电子设备的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祥雲,未经龚祥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06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屏蔽干扰的骨声纹传感器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称重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