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袜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01715.3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1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博;颜莉芩;游家瑄 | 申请(专利权)人: | 给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B11/00 | 分类号: | A41B11/00;A41B11/02;A4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环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三重***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动袜,其包含:弹性袜本体,能对使用者的足部提供第一包覆压力;第一加压件,设置于横弓区,使得该横弓区的一部分范围形成第二包覆压力,而该横弓区的剩余范围保持第一包覆压力;第二加压件,设置于外纵足弓区、内纵足弓区以及足踝区,让使用者在穿戴时能借助袜子上的第一加压件及第二加压件产生上提的力托住足弓,达到保护足弓于长时间行走所带来的不适,且第二加压件不同的织法让本实用新型更能保护脚踝在受到侧向的力时不容易翻船扭伤脚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让使用者足部不易疲劳的袜子,特别涉及一种能对脚底横弓及足弓等不同部位分别提供加压支撑力量的运动袜。
背景技术
袜子为一种供使用者包覆脚部,保护脚部减少与鞋子内部及鞋口的摩擦所造成的不适,此外,在从事各种运动时,例如:羽球、篮球等相关球类运动,常常需要去做侧向的移动,当遇到地面不平或是脚步没踩稳时就会造成脚踝的扭伤以及肌肉拉伤等运动伤害。
足弓可分成横弓及纵弓,当人于长时间行走下会增加外纵足弓的压力,造成外纵足弓疲乏影响行走时的稳定性进而增加脚趾的负担;此外,横弓对于人体移动的敏捷性具有关键的影响,当人在长时间站立或者脚趾肌力降低时,会使横弓受到挤压造成塌陷造成疼痛并且合并拇趾外翻,影响行走的能力,然而一般运动袜,都是着重在足踝及小腿的部份去作保护,针对足弓部份去设计的运动袜较少,因此,只能靠行走习惯的改变及一些辅具减缓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在足弓部编织加压区,让足弓产生上提的力量支撑横弓及外纵足弓,让足弓部于长时间行走或站立下都能维持拱形来减少疲劳累积延缓足弓塌陷,大幅改善使用者的足部疲劳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不同的加压带织法,让本实用新型比起一般八字型织法的运动袜更能保护脚踝在受到侧向的力时不容易翻船扭伤脚踝。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除臭纤维及透气的网状结构,减少因长时间的穿戴所产生的汗水及异味,让使用者穿戴起来更为舒适。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袜包含:弹性袜本体、第一加压件以及第二加压件,所述弹性袜本体能对使用者的足部提供第一包覆压力,包括脚趾部、足弓部、足踝部、足底部以及足胫部,所述足弓部具有横弓区、外纵足弓区以及内纵足弓区;所述第一加压件设置于所述横弓区,使得所述横弓区的一部分范围形成第二包覆压力,而所述横弓区的剩余范围保持所述第一包覆压力;所述第二加压件设置于所述外纵足弓区、所述内纵足弓区以及所述足踝部,具有一体成型的加压区以及保持区,所述加压区绕设于所述外纵足弓区、所述内纵足弓区以及所述足踝部之间来形成上提力量,而所述保持区环绕于所述足踝部来形成支撑力量。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袜本体是透过除臭纤维结合吸湿排汗纱来编织成具有弹性的透气网状结构;所述足弓部、所述足踝部以及所述足胫部皆具有第一厚度,所述脚趾部以及所述足底部分别具有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二厚度以及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厚度的第三厚度;且所述第一加压件分布于所述横弓部的底部以及左、右两侧,使得所述第一加压部呈现U形,让所述足部能在所述横弓区受压时形成弧形。
此外,所述加压部具有环绕在所述外纵足弓以及所述内纵足弓外侧的第一绑段以及环绕在所述足弓区底部的所述足踝部后方的第二绑段,而所述保持区具有环绕在所述足踝部上方的第三绑段。
其中,所述第一绑段与所述第二绑段于所述足弓底部形成第一相交位置,且所述第二绑段与所述第三绑段于所述足踝部后方形成第二相交位置,使得所述第一相交位置及所述第二相交位置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绑段、所述第二绑段以及所述第三绑段的的任一绑段厚度。
并且,所述足部的足弓能被所述第一绑段产生的斜前弹力来向上拉提,所述足弓同时能被所述第二绑段产生的斜后弹力来向上拉提,而所述足部的足踝则是承受所述第三绑段产生的向下拉力来支撑所述加压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给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给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01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研磨机上料转接装置
- 下一篇:积木机器人控制平台复用接口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