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数据综合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01702.6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8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余雷;闫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捷世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G06F1/26;G06F11/32;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安利敏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数据 综合 处理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数据综合处理机,包括机箱、核心板、载板、交换板、指示灯板、电源模块、滤波器、散热模组和硬盘盒,所述机箱包括上盖和箱体装配体,所述上盖通过螺钉与箱体装配体相连,所述机箱相对两侧壁上开设有风扇安装槽,所述风扇安装槽内固定设有散热模组,所述核心板、载板、交换板、电源模块、滤波器、散热模组和硬盘盒均固定设于机箱内。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采用加固机箱结构和航插,有较强的抗冲击震动能力,且具有多路串口和多路网络,并把多串口嵌入式主机和交换机进行有机结合的新型数据综合处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数据综合处理机。
背景技术
在多设备组网的工业现场应用环境下,通常除了以太网组网外,还会有多种现场总线进行组网,比如常见的有MODBUS等等,也就是一些基于RS485的总线。传统的以太网交换机只能提供以太网交换能力,一般会搭配一块用于配置的单片机。这个单片机通常只能完成对千兆网络交换芯片的配置等功能,无法进行额外的功能扩展,更不可能进行串行总线的组网,集成控制等能力。此外独立的工业交换机采用RJ45标准网络接口,抗震等综合性能较差,无法应对有震动冲击需求的场景。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多路串口和多路网络的现场综合管理处理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上述现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加固机箱结构和航插,有较强的抗冲击震动能力,且具有多路串口和多路网络,并把多串口嵌入式主机和交换机进行有机结合的新型数据综合处理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数据综合处理机,包括机箱、核心板、载板、交换板、指示灯板、电源模块、滤波器、散热模组和硬盘盒,所述机箱包括上盖和箱体装配体,所述上盖通过螺钉与箱体装配体相连,所述机箱相对两侧壁上开设有风扇安装槽,所述风扇安装槽内固定设有散热模组,所述核心板、载板、交换板、电源模块、滤波器、散热模组和硬盘盒均固定设于机箱内,所述机箱前侧壁上设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板设于机箱前侧壁上,所述指示灯板与前面板相连,所述指示灯与指示灯板电连接,所述机箱后侧壁上设有后面板,所述后面板上设有电源航插、接地柱、多路串口航插和多路网络航插,所述核心板负责数据的运算处理和安全管理,所述核心板上设有多个接口,所述载板负责将核心板各接口拓展引出,通过转接线将各接口引出至前面板和后面板上,所述交换板主要负责网络交换管理,所述电源模块与载板通过转接线相连,所述滤波器与电源模块相连,所述滤波器与电源航插相连,所述硬盘盒与板通过转接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核心板采用COM-E type6模块,集成Intel I7处理器,4核最高2.8G主频,采用QM170/CM236芯片组,集成显示,具有包括64GB DDR3内存、64MB NOR Flash、8xPCIE Gen3、1x I2C、1x LPC、7x USB2.0、2x UART、4x SATA Gen3在内的主要功能模块,并且采用COME Type6标准接口进行模块化组装,所述核心板的操作系统采用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可以在板载存储启动,整板设计实现低功耗,满足工业级以上标准、高可靠等要求,满足苛刻的应用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载板采用COM-E type6接口与COM-E type6模块对接,通过PCIE扩展包含网口、串口、电平转换芯片、SATA接口、实时时钟在内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载板与前面板之间的显示由VGA提供,COM-E type6模块下行的显示信号通过载板后引出至机箱的航插。
进一步地,所述核心板上的接口包括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由模块直接提供,经过载板后每2路USB从一个航插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捷世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捷世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017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