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港拔针防针刺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01488.4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40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廖一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安徽爱信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5 | 代理人: | 谌丹 |
地址: | 40004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港拔针防 针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港拔针防针刺伤装置,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上一体成型有竖板,在所述竖板的一侧与所述压板一体成型有手捏块,在所述竖板的另一侧的压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压板的穿槽,所述竖板的顶端与所述竖板倾斜设有防刺板,在所述压板的底端开设有输液港卡槽。与所述输液港卡槽相匹配有留置在人体皮肤内侧的输液港。所述穿槽用于穿刺碟形针。所述竖板与所述防刺板倾斜的角度为0度‑120度。所述防刺板采用软橡胶材质,所述输液港卡槽内嵌设有橡胶垫圈。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液港拔针防针刺伤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充液体、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在日常使用输液港的过程中,不管是穿刺还是拔针都需要两只手配合。一只手操作,另一只手起固定作用,固定手一般需要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成圆弧状固定输液港,操作手以腕部支撑于皮肤表明进行穿刺或拔针。在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因为不熟练或其他因素导致固定手被针刺伤,护理人员在置蝶形针或输液结束分离输液港与蝶翼针时易因拔针的反压力回弹而刺伤非操作手,据相关文献报道输液港分离针刺伤的概率为43.37%。针刺伤是临床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直接也是最危急的途径,在临床工作中很常见。为降低医护人员输液港针刺伤发生风险,所以就需要一种输液港拔针防针刺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港拔针防针刺伤装置。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穿刺时,先找到输液港体表固定位置,然后进行皮肤消毒、戴手套等,准备完毕再将皮肤及输液港底座上的硅胶塞置于输液港卡槽内,固定手握住手捏块稍用力向下按压压板与输液港底座起到一个固定作用,然后操作手进行蝶形针从穿槽内穿刺皮肤,因固定手位于防刺板后方,如果穿刺时因误伤或其他因素刺到固定手,防刺板就可起到一个防止固定手被刺伤的作用。
在拔蝶形针时:去掉伤口敷料,完成消毒、戴手套等步骤后,以蝶形针为中心,将压板延穿槽滑动,将蝶形针嵌在穿槽内,将输液港底座上的硅胶塞置于输液港卡槽内;压板将位于皮肤与蝶形针之间;固定手握住手捏柄向下稍用力固定压板与输液港底座不发生位移,操作手稍用力向上拔出蝶形针。因固定手位于防刺板后方,如果拔针时因反压力导致握蝶形针的操作手回弹,防刺板就可起到一个防止固定手被刺伤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输液港拔针防针刺伤装置,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上一体成型有竖板,在所述竖板的一侧与所述压板一体成型有手捏块,在所述竖板的另一侧的压板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压板的穿槽,所述竖板的顶端与所述竖板倾斜设有防刺板,在所述压板的底端开设有输液港卡槽。所述压板采用硬塑料或橡胶材质。
进一步,与所述输液港卡槽相匹配有留置在人体皮肤内侧的输液港。输液港包括输液港底座,在输液港底座的上方设有输液港硅胶塞。
进一步,所述穿槽用于穿刺碟形针。
进一步,所述竖板与所述防刺板倾斜的角度为0度-120度。
进一步,所述防刺板采用软橡胶材质,所述输液港卡槽内嵌设有橡胶垫圈。软橡胶材质能起到良好的抵御针头的反弹,橡胶垫圈起到压板与输液港避免发生硬接触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01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