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炉膛内增设导向隔烟墙的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00717.0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4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团结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B10/02 | 分类号: | F23B10/02;F23M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王林华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膛 增设 导向 隔烟墙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内隔烟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在炉膛内增设导向隔烟墙的锅炉,包括锅壳、炉排、前拱前墙、后拱、导向隔烟墙和后墙,所述前拱前墙和后拱下方设置有炉排,所述前拱前墙由前拱管铺设耐火材料形成,前拱管上方连接锅壳,下方连接前集箱,所述后拱由后拱管铺设耐火材料形成,后拱管上方连接锅壳,下方连接后集箱,所述导向隔烟墙由导向管铺设耐火材料形成,导向管上方连接锅壳,下方连接后集箱,所述后墙由后墙管铺设耐火材料形成,后墙管上方连接锅壳,下方连接后集箱。该在炉膛内增设导向隔烟墙的锅炉,有利于充分燃烧,减少对下一级受热面的积灰,并且增大烟气充满度,提高热交换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炉内隔烟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炉膛内增设导向隔烟墙的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的设备,向锅炉输入燃料中的电能和化学能,锅炉可输出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所需热能,随着科技的发展,锅炉的功能越来越全面,然而现有的锅炉存在以下问题:
1、锅炉内产生的烟气停留时间较短,不利于充分燃烧,固体和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较大,热效率低,且没有足够的时间让飞灰颗粒沉降,容易对下一级受热面造成积灰和磨损。
2、燃烬室内烟气充满度不好,偏下部受热面不能有效吸收烟气热量,热交换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炉膛内原有隔烟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炉膛内增设导向隔烟墙的锅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炉膛内隔烟结构的锅炉,不利于充分燃烧,并且燃烬室内烟气充满度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炉膛内增设导向隔烟墙的锅炉,包括锅壳、炉排、前拱前墙、后拱、导向隔烟墙和后墙,所述前拱前墙和后拱下方设置有炉排,所述前拱前墙由前拱管铺设耐火材料形成,前拱管上方连接锅壳,下方连接前集箱,所述后拱由后拱管铺设耐火材料形成,后拱管上方连接锅壳,下方连接后集箱,所述导向隔烟墙由导向管铺设耐火材料形成,导向管上方连接锅壳,下方连接后集箱,所述后墙由后墙管铺设耐火材料形成,后墙管上方连接锅壳,下方连接后集箱,所述前拱前墙、后拱、导向隔烟墙和后墙将其空间由前至后分隔为炉膛、第二燃烧室、燃烬室三个区段,所述后拱管上部不铺设耐火材料做为炉膛烟气出口,所述导向管下部不铺设耐火材料做为第二燃烧室出口,所述燃烬室两侧上方靠近锅壳处设置燃烬室出口。
优选的,所述锅炉的辐射段采用前拱管、后拱管、导向管和后墙管,且各管上方与锅壳焊接连通并固定,下方与前集箱、后集箱焊接连通并固定。
优选的,所述前拱前墙、后拱、导向隔烟墙和后墙分别由前拱管、后拱管、导向管和后墙管铺设耐火材料形成。
优选的,所述炉膛烟气出口与燃烬室出口均布置在靠近锅壳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燃烧室出口与炉膛烟气出口采用上下错位布置,且第二燃烧室出口与燃尽室出口采用上下错位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在炉膛内增设导向隔烟墙的锅炉,有利于充分燃烧,减少对下一级受热面的积灰和磨损,并且增大燃烬室内烟气充满度,提高热交换率;
1.空气由炉排下各风室进入炉排与炉排上的燃料混合,在炉膛内完成燃烧,燃烧产生烟气,锅壳下方设置前拱前墙、后拱、导向隔烟墙和后墙使烟气停留时间增长,有利于充分燃烧,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提高热效率;
2.燃料在炉膛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从后拱上方炉膛烟气出口出来后在导向隔烟墙的引导下做先下后上的回转流动,延长烟气流程,扩大烟气充满度,使偏下部受热面有效吸收烟气热量,提高热交换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部横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团结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团结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007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