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撑开保护钳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00429.5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9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博;陈在飞;郑红梅;苟浪;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马文龙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撑开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撑开保护钳,包括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所述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之间彼此转动连接,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的一端均连接有保护套,两个保护套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穿钉孔槽,所述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分别通过转动轴与两个保护套彼此转动连接,通过保护套以及穿钉孔槽便于在拧入空心钉过程中对皮肤、血管、神经和肌腱等组织进行保护,减少因钉螺纹对软组织的损伤,两个保护套由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操作配合可将小切口逐层撑开,便于操作者经皮拧入空心钉、打入克氏针等微创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撑开保护钳。
背景技术
随着设备与技术的更新发展、医生操作技术的成熟,以及人们对健康和美观提出更高的要求,微创理念是以更小的侵袭和生理干扰达到更理想手术疗效的技术,微创操作也一直是骨科医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其中经皮操作就是微创理念下产生的技术之一,如空心钉等经皮置入已经是骨科医生必备的基本功,而经皮置钉时如何保护切口处软组织是实现微创操作的关键之一,如若忽视对通道处软组织的保护,将会加重皮肤、血管,甚至神经的损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在经皮置钉时切口处软组织保护作用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撑开保护钳,欲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撑开保护钳,包括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所述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之间彼此转动连接,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的一端均连接有保护套,两个保护套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穿钉孔槽。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两个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彼此转动开合,从而可以实现两个保护套之间组合分离,在需要向患者体内打空心钉时,首先在打孔位置皮肤组织处开一个小口,然后将两个保护套彼此闭合,使得两个保护套的一端从该口处插入患者体内,然后由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操控两个保护套分离打开一定的距离,进行撑开,给空心钉的进入留出一定的空间,且还可以避免在拧动空心钉的过程中,可以对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等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分别通过转动轴与两个保护套彼此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在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彼此夹紧闭合的状态下,两个保护套组成一个呈圆锥台体形状的整体,两个穿钉孔槽组成喇叭口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远离保护套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指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靠近指环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锁紧齿条。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之间通过铰接轴彼此铰接。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保护套分别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彼此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分别通过转动轴与两个保护套彼此转动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保护套以及穿钉孔槽便于在拧入空心钉过程中对皮肤、血管、神经和肌腱等组织进行保护,减少因钉螺纹对软组织的损伤,两个保护套由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操作配合可将小切口逐层撑开,便于操作者经皮拧入空心钉、打入克氏针等微创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中医院,未经遵义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00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维防护系统窗
- 下一篇:一种二合一灭菌三气培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