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神经内科的中风病人喂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99576.5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61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迎春 |
主分类号: | A47J43/044 | 分类号: | A47J43/044;A47J43/07;A47J47/01;A47J36/24;A61J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5 | 代理人: | 李振汕 |
地址: | 2551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神经内科 中风 病人 喂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中风病人喂食装置,包括有外壳和安装盖,外壳内设有盛放壳,安装盖上穿设有连接筒,连接筒上设有把手,连接筒底部设有传动盘,传动盘上开设有两组弧形槽,两组弧形槽内均卡设有滑动柱,滑动柱的一侧设有滑块卡设在安装盖内侧的滑轨内,滑块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座,连接筒内设有传动马达,传动马达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一侧设有活动板,活动板一侧的两组第二连接座与两组第一连接座通过连接杆连接,传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有切割刀。该喂食装置体积小巧,使用较为方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和打碎,还可控制传动马达和转动状态的切割刀向下运动,对盛放壳内不同体积的食物进行打碎,提高了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风病人喂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中风病人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中风属于急性脑血管病。因其发病大多数比较急骤,故又称脑血管意外,也被叫做脑卒中。中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偏瘫,而发生偏瘫症状的患者的肢体和面部肌肉大多不能自主运动,而难以对食物进行咀嚼,进而导致进食困难,因此在对中风患者进行喂食时需要使用到专用的喂食装置进行辅助。
如专利号为202022538030.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中风病人辅助喂食装置,该装置可通过电热丝对专用碗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保温,避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可对食物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打碎,方便对患者进行喂食。然而,现有的中风病人喂食装置大多体积较大,导致使用较为不便,且在对食物进行打碎的过程中,如果搅拌叶的位置过高,便无法对碗底的食物进行打碎,而搅拌叶的位置过低,在放入搅拌叶时又易收到食物的阻挡而导致搅拌叶无法放入,因此不方便对不同体积的食物进行搅碎,降低了传统的中风病人喂食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中风病人喂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中风病人用喂食装置大多体积较大,使用较为不便,且不方便对不同体积的食物进行搅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中风病人喂食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中风病人喂食装置,包括有外壳和与之通过第一连接轴进行连接的安装盖,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盛放壳,所述安装盖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上设置有把手,所述连接筒底部设置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上开设有两组弧形槽,两组所述弧形槽内均卡设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一侧设置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分别卡设在所述安装盖内侧的滑轨内,所述滑块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连接筒内设置有传动马达,所述传动马达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两组第二连接座,两组所述第二连接座分别与两组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传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有切割刀。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盖上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设置有螺旋弹片,所述安装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螺旋弹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套为橡胶材质;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通过多组螺栓进行连接的遮挡盖。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喂食口,所述安装盖的一侧设置有通过第二连接轴进行连接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的一端设置有开启板,所述安装盖的外圆面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活动卡设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与所述开启板接触,另一端设置有按板,所述遮挡板与所述喂食口磁性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与所述盛放壳底部接触,所述盛放壳为金属材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防滑支脚,所述防滑支脚设置有四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迎春,未经陈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995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清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公路路基养护路面灌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