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林吊网捕蝇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94858.6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4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江;许文燕;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诺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林 网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农林吊网捕蝇器,涉及灭蝇装置的领域,其包括上环、下环和内环,所述上环和下环之间连接有外网,外网遮盖上环,下环和内环之间连接有内网;下环包括连接环和与连接环可拆卸连接的压紧环,外网一端位于连接环与压紧环之间,内网一端位于连接环与压紧环之间。本申请具有提高捕蝇器的安装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灭蝇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林吊网捕蝇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治苍蝇的方法有使用防护罩、喷洒药物、电击、粘捕、诱饵诱捕、光触媒诱捕等对其种群进行控制。
吊网捕蝇器对环境影响小,作用效果时间长,利用苍蝇自身的生活习性,自动对苍蝇进行诱捕,减少人为的参与。现有吊网捕蝇器结构简单,一般包括上下两个金属环和位于两个金属环之间的内金属环,上下两个金属环之间设置柱状细网,下金属环与内金属环之间设置锥形细网。苍蝇飞入下金属环内后,向上方移动时,逐渐靠近内金属环,并穿过内金属环进入柱状细网之间。现有的细网与三个金属环之间连接需要对细网进行缝合完成后,再进行捕蝇器的安装使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捕蝇器连接时多次缝合操作降低安装效率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捕蝇器的安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农林吊网捕蝇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农林吊网捕蝇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农林吊网捕蝇器,包括上环、下环和内环,所述上环和下环之间连接有外网,外网遮盖上环,下环和内环之间连接有内网;下环包括连接环和与连接环可拆卸连接的压紧环,外网一端位于连接环与压紧环之间,内网一端位于连接环与压紧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时,将外网与上环连接,内网与内环连接,将内网和外网用于与下环连接的一端放入连接环外侧,使用压紧环与连接环将内网和外网压紧,实现捕蝇器的快速安装连接,该结构形式的捕蝇器,仅需要对内网和内环进行缝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横截面为圆形,压紧环为横截面为U型的弹性环体,压紧环套设于连接环外侧,压紧环的U型开口宽度为小于连接环横截面直径的收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紧环套设于连接环外侧后,便能实现下环的安装连接,连接强度高,拆装方便。
优选的,压紧环的U型开口端设置有倒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圆角的设置便于将连接环压入压紧环的U型开口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侧面设置有环形卡槽,压紧环为嵌入环形卡槽内的弹性缺口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缺口环套设于环形卡槽后,便能实现下环自身的连接,压紧环与连接环之间的连接稳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底面开设有下卡槽,压紧环上固设有嵌入下卡槽内的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环嵌入下卡槽便能实现压紧环与连接环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网和外网一体设置,内网和外网形成网笼,网笼包括用于与下环连接的异色区,异色区与网笼其它区域的颜色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异色区便于确定网笼与下环的连接位置,便于捕蝇器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压紧环通过细绳连接诱饵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诱饵盒能引诱更多的蝇虫进入到下环下方。
优选的,所述上环上固设有上撑杆,上撑杆上连接有吊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钩便于捕蝇器的吊装放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诺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诺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94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