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泡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94603.X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8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黎浩弘;李先军;元通;谭红菊;陈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妍塑料(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33/28 | 分类号: | A63H3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泡 | ||
本申请属于玩具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泡泡机,其包括机身,沿泡泡的成型方向,机身内设置有送风机构和成膜机构,送风机构包括带有第一转轴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机身的风扇;成膜机构包括带有第二转轴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机身的蘸液转盘,蘸液转盘的下方设置有储液腔;泡泡机还包括座体,机身上设置有第三转轴,机身通过第三转轴与座体转动连接;泡泡机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或第三转轴连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减速齿轮组以使蘸液转盘以低于风扇的转速转动,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锥齿轮组以使机身以不同于蘸液转盘的转动方向转动。本申请具有提升出泡效果,营造出充满泡泡的氛围感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玩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泡泡机。
背景技术
泡泡是由水的表面张力形成的,产生泡泡需要有一定粘度、延展性以及表面张力的发泡溶液,以及封闭或闭合的成膜件。当少许发泡溶液流过成膜件时,发泡溶液挂在成膜件表面形成液膜,当液膜在空气流的作用下离开成膜件时,将会密封一定量的空气,从而产生泡泡。
泡泡机是一种能够自动产生泡泡的装置,泡泡机可以用于往环境中连续输送出泡泡,起到烘托气氛和娱乐效果,是一种备受欢迎的日常玩具。
现有的泡泡机通常包括机身,沿泡泡的产生途径,机身内设置有送风机构和成膜机构,送风机构包括风扇和驱动风扇转动的驱动电机,成膜机构包括有储液腔和成膜件。驱动电机驱动风扇转动并产生空气流,同时驱动成膜件转动经过储液腔获得液膜,风扇产生的气流送向成膜件将液膜带离成膜件从而获得泡泡。
作为一种玩具,泡泡机的出泡效果直接影响泡泡机的使用体验,如何进一步改善出泡效果,是泡泡机研发以及生产厂家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进一步改善出泡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泡泡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泡泡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泡泡机,包括机身,沿泡泡的成型方向,机身内设置有送风机构和成膜机构;
送风机构包括带有第一转轴并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机身的风扇;成膜机构包括带有第二转轴并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机身的蘸液转盘,蘸液转盘的下方设置有供蘸液转盘在转动过程中蘸取发泡溶液的储液腔;
泡泡机还包括座体,机身上设置有第三转轴,机身通过第三转轴与座体转动连接;
泡泡机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或第三转轴连接;
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减速齿轮组以使蘸液转盘以低于风扇的转速转动,第三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锥齿轮组以使机身以不同于蘸液转盘的转动方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与第一转轴连接时,驱动件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并带动风扇转动,在减速齿轮组的传动作用下,第一转轴驱动第二转轴转动并带动蘸液转盘以低于风扇的转速转动;在锥齿轮组的传动作用下,第二转轴驱动第三转轴并带动机身以不同于蘸液转盘的转动方向转动。蘸液转盘转动的过程中经过储液腔并蘸取发泡溶液,发泡溶液挂于蘸液转盘的表面形成液膜,风扇吹出的气流将液膜吹离蘸液转盘从而获得泡泡,同时由于机身在不同方向上转动,能够使泡泡从不同方向吹出,从而提升出泡效果。
当驱动件与第二转轴或第三转轴连接时,在减速齿轮组和锥齿轮组的传动作用下,同样能够实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同时转动,同时驱动风扇、蘸液转盘和机身转动,使风扇产生气流吹向蘸液转盘形成泡泡,同时机身转动,获得多个方向输出泡泡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减速齿轮组采用若干双联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联齿轮具有传动稳定、结构紧凑、便于加工、使用维护方便的特点,能够减少安装空间,便于实现集中控制。
可选的,所述机身靠近风扇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若干进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妍塑料(惠州)有限公司,未经丽妍塑料(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946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