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中的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93566.0 | 申请日: | 2022-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33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山;戴斌胜;徐俊;叶爱国;袁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27 |
代理公司: | 南昌旭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0 | 代理人: | 彭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南昌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化 分析 中的 光学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中的光学系统,包括检测光路和光源光路,光源光路包括设置在安装板底面的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光源,安装板的顶面通过支架连接有角镜,以使得光源发射出的光线通过角镜的反射工作面射入检测光路中,检测光路包括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的光栅和光电探测器和设置在第二壳体与角镜之间的比色皿,光栅与光电探测器相对设置在第二壳体内部,且光栅的工作面朝向角镜,以使得通过角镜的反射工作面反射来的光线能通过光栅分光到光电探测器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出现工作空间结构狭小,光源发射的方向与接收的方向无法在同一条轴线上的情况时,检验端无法接收到光源所发射的全部光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中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根据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由于其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消耗试剂量少,已经成为临床的最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对人体的血液、尿液等各种体液进行生化分析并测得数据,以便给医生诊断和确定病人病情提供科学依据,因而现已在各级医院、防疫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得到广泛使用。
传统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系统采用前分光系统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正在被逐步淘汰。常规的后分光系统生化分析仪光路一般采用楔型光束通过反应比色杯,再通过聚焦镜、狭缝等组件,把复色光在光度计上分散成不同波长。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效果,通常会将光源发射的方向与接收的方向设置在一条轴线上,以使得检验端能接收到光源所发射的全部光线,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受限于工作结构空间狭小,导致光源发射的方向与接收的方向无法在一条轴线上,而又缺乏光线角度调整装置,使得检验端无法接收到光源所发射的全部光束,这就会使得生化分析仪检测稳定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中的光学系统,通过设置角镜用于调整光源光路与检测光路之间的光路光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受限于工作空间结构狭小,光源发射的方向与接收的方向不在同一条轴线上时,检验端无法接收到光源所发射的全部光束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中的光学系统,一种用于生化分析仪中的光学系统,包括安装架、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一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检测光路,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光源光路;
所述光源光路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光源,所述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安装板底面,所述安装板的顶面通过支架连接有角镜,所述角镜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倾斜设置,所述角镜与所述光源之间相贯通,以使得所述光源发射出的光线通过所述角镜的反射工作面射入所述检测光路中;
所述检测光路包括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光栅和光电探测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角镜之间的比色皿,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所述光栅与所述光电探测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部,以使得通过所述角镜的反射工作面反射来的光线能通过所述光栅分光到所述光电探测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光源光路还包括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光源和所述角镜之间,所述光源以及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角镜的射入轴线上,所述第一透镜将所述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聚焦后射到所述角镜的反射工作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检测光路还包括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光栅和所述比色皿之间,所述比色皿、所述第二透镜、以及所述光栅位于所述角镜的射出轴线上,所述第二透镜用于聚焦由所述角镜的反射工作面上折射过来且通过所述比色皿的光线,并射到所述光栅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所述光源光路所处的所述角镜射入轴线与所述检测光路所处的所述角镜射出轴线垂直设置,所述角镜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夹角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特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93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PECVD设备的石墨舟及PECVD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半挂式光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