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椎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92756.0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5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郝帅;权哲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湖南泽达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84 | 代理人: | 易新根 |
地址: | 10006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椎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腰椎穿刺针,包括透明针尾,所述透明针尾的一端套接有针头,所述透明针尾的另一端内壁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透明针尾上设置有套紧机构,所述套紧机构包括第一定环、第二定环、动环、弹性件,所述第一定环固定连接在所述透明针尾一端的外壁,所述第二定环固定连接在所述透明针尾另一端的外壁,所述动环套在所述透明针尾的外壁且对应在所述第一定环和所述第二定环之间,所述弹性件抵触在所述第一定环和所述动环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凹槽,便于脑脊液流出,通过设置的套紧机构,便于与注射器或测压管拆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腰椎穿刺针。
背景技术
穿刺针主要由针头和针尾组成,临床上需要使用这种穿刺针进行腰椎穿刺,然后通过从穿刺针里回流的脑脊液来判断是否腰椎穿刺成功,为方便观察到脑脊液,通常采用透明材料制造出针尾,针尾的内部本身就具有圆孔,脑脊液会从圆孔中流出,但是当遇到脑脊液压力较小的情况时,脑脊液不易从圆形的圆孔中流出来,从而不利于临床人员的判断,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腰椎穿刺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椎穿刺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腰椎穿刺针,包括透明针尾,所述透明针尾的一端套接有针头,所述透明针尾的另一端内壁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透明针尾上设置有套紧机构。
可选的,所述套紧机构包括第一定环、第二定环、动环、弹性件,所述第一定环固定连接在所述透明针尾一端的外壁,所述第二定环固定连接在所述透明针尾另一端的外壁,所述动环套在所述透明针尾的外壁且对应在所述第一定环和所述第二定环之间,所述弹性件抵触在所述第一定环和所述动环之间。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可选的,所述凹槽在所述透明针尾另一端的内壁中呈环形阵列排布或无序排布。
可选的,所述透明针尾的内壁覆盖有可逆感温变色层。
可选的,所述可逆感温变色层采用热敏变色材料制作而成。
可选的,所述可逆感温变色层的变色范围为20℃~40℃。
可选的,所述可逆感温变色层上覆盖有透明保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凹槽,便于脑脊液流出。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套紧机构,便于与注射器或测压管拆装。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可逆感温变色层,便于分辨出脑脊液和局麻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着图2中B-B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凹槽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明针尾;2、针头;3、凹槽;4、套紧机构;5、第一定环;6、第二定环;7、动环;8、弹性件;9、可逆感温变色层;10、透明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92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路板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出油阀阀嘴加工用高压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