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既有刚构桥墩高调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77493.6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7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明;杨书一;魏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大交通科学研究院(滁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39055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桥墩 调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有刚构桥墩高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组独立钢柱、承台、水平限位装置及顶升装置,独立钢柱与墩柱上部固定连接;顶升装置设置在承台与独立钢柱之间,以调节独立钢柱来调节墩柱;独立钢柱的外侧设置水平限位装置,以抵抗独立钢柱的水平向位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连续刚构对不均匀沉降较高的控制要求与该桥型桩基托换施工要求的矛盾问题,采用型钢构件,施工快速,造价较低,可对敏感构筑物产生的突发沉降进行紧急快速处理;由各配件组成,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安装,预留工作空间;顶升装置可替换为型钢垫块,并与钢柱、限位装置等构件一起与承台连接后,成为劲性骨架浇筑入墩身中,不必再切割处理,施工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刚构桥墩高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墩梁固结是刚构桥的鲜明特征,梁体连续的连续刚构桥,梁、墩、基础三者固结为一个整体共同受力。一般而言,连续刚构桥用于大跨、高墩结构中可以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性。部分较早修建的市政跨线桥梁中,如南京长江大桥匝道桥-大桥南路高架桥部分段(墩高6m,跨径20m),亦有采用连续刚构形式。
墩高较矮、墩梁固结的桥型,桥墩的柔度不能很好适应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制动力等因素引起的水平位移。不均匀沉降则会在墩柱与主梁中产生较大的次内力,从而严重恶化全桥受力状态,且主梁下沉量无法通过调整墩顶支座高程进行补救,因此,连续刚构桥对地基承载力与沉降控制有着较高要求。
邻近构筑物的基坑施工,无论顺、逆作法,均会对基坑周边一定范围的土体造成扰动,形成沉降区。敏感构筑物的沉降控制,是基坑开挖方式、支护形式、土体加固方法等施工设计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土体加固是通过采用压浆、旋喷注浆、搅拌桩或其它方法对地基掺入一定量的固化剂或使土体固结,提高土体的强度和刚度。深基坑在开挖时使周围土层产生一定的变形,而这些变形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通过土体加固以减少土体压缩和地基变形及围护墙向坑内的位移,减少基坑开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使基坑围护结构或邻近结构及环境不致发生超过允许的沉降或位移。大范围土体加固需消耗大量人材机,且工期一般较长。且地质条件较差的土体加固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对近接敏感构筑物产生扰动。采用旋喷桩、搅拌桩或压浆的方式改良土体,施工时间长,难以对既有结构产生的沉降进行快速处理。
桩基托换是包括所有的采用桩基形式进行基础托换方法的总称,用于软弱黏性土、松散砂土、饱和黄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桩基托换有主、被动区分,主动托换是在原桩切断前有预顶工艺,以消除部分新桩和托换结构的变形,适用于大吨位和控制变形严格的情况;被动托换是在原桩切断过程中将荷载传递到新桩上,托换后桩和结构变形相对主动托换较大,适用于小吨位、对变形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由于连续刚构墩梁固结,桩基主动托换的预顶工艺在连续刚构中并不适用。因此,连续刚构对不均匀沉降较高的控制要求与该桥型桩基托换施工要求的矛盾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有刚构桥墩高调整系统,以解决连续刚构对不均匀沉降较高的控制要求与该桥型桩基托换施工要求的矛盾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既有刚构桥墩高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组独立钢柱、承台、水平限位装置及顶升装置,所述独立钢柱与位于独立钢柱内侧的墩柱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升装置安装设置在承台的上端面,并设置于所述独立钢柱的下端,以调节独立钢柱来调节墩柱;所述独立钢柱的外侧设置水平限位装置,以抵抗独立钢柱的水平向位移。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地,还包括空心垫块,所述空心垫块安装于承台的上端面,且位于钢柱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垂度控制装置,所述垂度控制装置安装于墩柱下部,以防止所述独立钢柱在顶升过程中发生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大交通科学研究院(滁州)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大交通科学研究院(滁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77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流化床生物滤坝单元
- 下一篇:一种胶水拉力试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