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除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74321.3 | 申请日: | 2022-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20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祥;陆严峰;缪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长锦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29/11;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环保 除尘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除尘设备,涉及环保除尘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且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箱体的顶部一边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泵,且箱体的顶部一边前侧位置连通有出气管,所述箱体的一侧外表面底部位置连通有壳体,通过设置出气管、封板和过滤袋,便于通过设置的封板与壳体的内嵌滑动连接实现过滤袋与壳体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通过设置的过滤袋实现通过壳体回流进水箱中的水体的过滤,并且通过设置的出气管便于实现喷出的潮湿空气中的水分的液化,并且通过设置的下水管便于实现冷凝的水体直接进入水箱中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粉尘几乎到处可见。土壤和岩石风化后分裂成许多细小的颗粒,它们伴随着花粉,孢子以及其他有机颗粒在空中随风飘荡。除此之外,许多粉尘乃是工业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副产品;烟囱和内燃机排放的废气中也含有大量的粉尘,面粉,采石场等的作业引起的。
为了实现环境的保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除尘器实现空气中的粉尘的吸收,而现有的除尘设备大多是通过过滤棉实现空气中的粉尘的吸收,但是当过滤棉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过滤棉进行更换,但是由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是变化的,因此需要人员不定期地对过滤棉进行检查并更换,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环境的保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除尘器实现空气中的粉尘的吸收,而现有的除尘设备大多是通过过滤棉实现空气中的粉尘的吸收,但是当过滤棉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过滤棉进行更换,但是由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是变化的,因此需要人员不定期地对过滤棉进行检查并更换,较为麻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除尘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除尘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箱体,且底座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箱体的顶部一边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水泵,且箱体的顶部一边前侧位置连通有出气管,所述箱体的一侧外表面底部位置连通有壳体,且箱体的另一侧外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壳体远离箱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底部靠近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袋,所述连接件的内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风扇,且连接件的两侧内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风管,所述箱体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蛇形设置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表面底部位置连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雾头。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表面底部位置连通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一端与水箱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过滤袋的表面与壳体的内表面内嵌滑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底部位置与水箱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的外表面底部位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贯穿箱体的顶部与空心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的内部与箱体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斜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水泵、空心管、风扇、通风管、水箱和喷雾头,便于通过设置的风扇是按含有粉尘的气体送入箱体中,并且通过水泵的抽取作用实现水箱中的水源经过空心管和喷雾头以雾状的形式喷出,进而实现进入箱体中的气体中的粉尘的吸附落下,并且通过设置的壳体便于实现喷淋的水的收集再利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出气管、封板和过滤袋,便于通过设置的封板与壳体的内嵌滑动连接实现过滤袋与壳体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通过设置的过滤袋实现通过壳体回流进水箱中的水体的过滤,并且通过设置的出气管便于实现喷出的潮湿空气中的水分的液化,并且通过设置的下水管便于实现冷凝的水体直接进入水箱中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长锦涂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长锦涂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74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