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给排水管道两连续弯管处的新型防结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73722.7 | 申请日: | 2022-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72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政成;曹潇月;郭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政成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9/02;F16L5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晏辉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排水管道 连续 弯管 新型 防结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物给排水管道两连续弯管处的新型防结露结构,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管道主体、耐温层、防护层,管道主体位于耐温层的内侧,耐温层位于防护层的内侧,防护层的两侧均开设有弯折槽。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层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安装时,通过防护半管一和防护半管二的结构配合,有效地减少安装所需时间,且通过防护半管一和防护半管二外侧开设的弯折槽,使得装置能够根据管道主体的曲线进行弯折,使得装置的适应性更强;通过防护层和耐温层的配合,使得装置能够使管道主体拥有更好的防结露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物给排水管道两连续弯管处的新型防结露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户用水量日益增大,为满足户内用水需求,进户给水管的管径也在增大。从结构安全角度考虑,管井到住户的给水管段无法采用在板内压、留槽的安装方式,而采用在公共部分顶板下明敷的安装方式。由于给水管道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在用水输送时,管道表面极易结露,易导致污染损坏吊顶和地面装饰,且金属管道表面结露后易锈蚀,造成管道漏水,因此管道防结露也日显突出。
但是,现有的一些给排水管道防结露结构,工序复杂,尤其是在两连续弯管处施工难度更大,在安装时较为不便,难以根据管道的曲线进行弯曲,适应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给排水管道两连续弯管处的新型防结露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物给排水管道两连续弯管处的新型防结露结构,包括管道主体、耐温层、防护层,所述管道主体位于耐温层的内侧,所述耐温层位于防护层的内侧,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护半管一、防护半管二和多个固定螺栓,所述防护半管一和防护半管二对称扣合在耐温层外侧,所述防护半管一与防护半管二之间通过多个固定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半管一和防护半管二的外侧均开设有弯折槽。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开设在防护半管一和防护半管二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半管一和防护半管二采用聚乙烯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耐温层的采用岩棉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半管一和防护半管二的内侧与耐温层贴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层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安装时,通过防护半管一和防护半管二的结构配合,有效地减少安装所需时间,且通过防护半管一和防护半管二外侧开设的弯折槽,使得装置能够根据管道主体的曲线进行弯折,使得装置的适应性更强;通过防护层和耐温层的配合,使得装置能够使管道主体拥有更好的防结露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管道主体;2、耐温层;3、防护层;4、防护半管一;5、防护半管二;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政成,未经杨政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73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形钢化玻璃
- 下一篇:一种医疗器械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