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物的打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70812.0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9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叶凯;周楚;孙绍宸;张艳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正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8 | 分类号: | D05B3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邓潮彬;纪丽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织物的打褶处理装置,包括缝纫平台,以及可升降地安装在缝纫平台上方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与缝纫机头相对的位置预留有缝纫口,缝纫平台和压紧组件之间设置有可横向往复运动的打褶组件,缝纫平台接近打褶组件的一侧面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缝纫平台的上方设置压紧组件,同时由于出料口位于接近打褶组件的一侧,打褶组件能够将织物插入到缝纫平台和压紧组件之间形成打褶部,当压紧组件将打褶部下压固定后,打褶组件返回原始位置,缝纫机头即能够通过缝纫口对打褶部进行缝制固定,缝制完毕压紧组件上移,最终打褶部从出料口被抽走,机械动作少,打褶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物的打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打褶工序是为窗帘、衣物后幅等织物形成褶边的生产工序。现有的全自动打褶机大多采用两个夹手夹紧一段已被拉直的、平放的布匹,然后两个夹手相向运动令该段布匹受重力下垂,根据皱褶的需求选择对应数量的打褶板对该段布匹进行打褶形成打褶部,最终利用电机将打褶部旋转90度送入缝纫机,并对打褶部进行固定、缝纫。但这些打褶机的动作过多,不利于快速打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织物的打褶处理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打褶机打褶速度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织物的打褶处理装置,包括缝纫平台,以及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缝纫平台上方的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与缝纫机头相对的位置预留有缝纫口,所述缝纫平台和所述压紧组件之间设置有可横向往复运动的打褶组件,所述缝纫平台接近所述打褶组件的一侧面设置有出料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与所述缝纫平台的端面平行设置的压板,所述压板上端部与连接件的其中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所述缝纫口设置在所述压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打褶组件包括与所述压板平行设置的打褶板,以及与所述打褶板固连的直线运动机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为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端的上端与所述打褶板固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为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滑块端的外侧与所述打褶板固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口斜向下贯穿所述缝纫平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的下端设置有镜像对称的垫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垫块设置在所述缝纫口的两侧,且与所述打褶组件的长度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缝纫平台的上方设置压紧组件,同时由于出料口位于接近打褶组件的一侧,打褶组件能够将织物插入到缝纫平台和压紧组件之间形成打褶部,当压紧组件将打褶部下压固定后,打褶组件返回原始位置,缝纫机头即能够通过缝纫口对打褶部进行缝制固定,缝制完毕压紧组件上移,最终打褶部从出料口被抽走。上述装置将打褶和缝制结合起来,其机械动作少,打褶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织物的打褶处理装置的立体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织物的打褶处理装置的立体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织物的打褶处理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垫块的仰视图;
其中:1-缝纫平台,2-压紧组件,3-缝纫机头,4-打褶组件,101-出料口,201-缝纫口,202-压板,203-连接件,204-气缸,205-垫块,401-打褶板,402-直线运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正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正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70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运动平衡力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形抗氧化引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