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框架建筑工程的砌筑墙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69230.0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新;董芹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新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子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2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框架 建筑工程 砌筑 墙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框架建筑工程的砌筑墙体结构,具体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正面设置有砌筑层,所述砌筑层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砌筑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压制杆,所述压制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固定板与压制杆,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螺钉可以让固定板稳定的位于装饰层一侧,可以对装饰层进行阻挡,防止装饰层发生形变,且使得多个压制杆与砌筑层表面的凹槽合并,一则可以通过压制杆让砌筑层稳定的与墙体贴合在一起,二则增加砌筑层的坑冲击性,从而可以增加整体的坑冲击性,且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防止发生形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用于框架建筑工程的砌筑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砌体结构主要的抗震措施之一是砌体拉结筋的规范设置。拉结筋设置效果直接影响砌体抗震效果。
现有技术中,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墙体抗冲击性差,还有表面容易发生形变的问题,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框架建筑工程的砌筑墙体结构,通过设有固定板与压制杆,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螺钉可以让固定板稳定的位于装饰层一侧,可以对装饰层进行阻挡,防止装饰层发生形变,且使得多个压制杆与砌筑层表面的凹槽合并,一则可以通过压制杆让砌筑层稳定的与墙体贴合在一起,二则增加砌筑层的坑冲击性,从而可以增加整体的坑冲击性,且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防止发生形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框架建筑工程的砌筑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正面设置有砌筑层,所述砌筑层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砌筑层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压制杆,所述压制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砌筑层的正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压制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的内部,且压制杆与凹槽的数量相等,并均为等距设置以及竖直共线设置,所述压制杆的正面与砌筑层的正面为竖直共线设置,所述砌筑层的正面设置有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通过螺钉可以让固定板稳定的位于装饰层一侧,可以对装饰层进行阻挡,防止装饰层发生形变,且使得多个压制杆与砌筑层表面的凹槽合并,一则可以通过压制杆让砌筑层稳定的与墙体贴合在一起,二则增加砌筑层的坑冲击性,从而可以增加整体的坑冲击性,且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防止发生形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的一端表面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部设置有圆块,所述圆块与墙体相接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块的两侧均设置有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圆块的内部,且与圆块活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运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运动杆关于圆块的竖直方向呈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运动杆位于圆块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弹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层的一侧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与圆块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装饰层的正面与固定板的正面为水平共线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块的外侧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位于孔洞的内部,所述倾斜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且内壁为倾斜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框架建筑工程的砌筑墙体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新,未经刘洪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69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料式融雪剂撒布机
- 下一篇:岩溶地下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数据展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