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整光滑密闭式吊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63661.6 | 申请日: | 202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27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李红梅;季梅;李东东;李丹竹;殷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30 | 分类号: | E04B9/30;E04B9/22;E04B9/06;E04B2/02;E04B1/66;E04B1/38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2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整 光滑 密闭式 吊顶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整光滑密闭式吊顶安装结构,所述吊顶安装在建筑主体钢梁和主体建筑墙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C”型檩条、防水隔气薄膜、吊顶钢板、“L”型包边钢板,所述“C”型檩条与建筑主体钢梁固定连接,“C”型檩条下侧固定连接吊顶钢板,相邻吊顶钢板之间采用搭接连接,吊顶钢板与“C”型檩条连接位置、相邻吊顶钢板之间的搭接部位都密封连接,所述“C”型檩条与吊顶钢板之间铺设防水隔气薄膜,所述吊顶钢板与主体建筑墙体转角位置设置“L”型包边钢板,“L”型包边钢板的一面与建筑主体砖墙之间密封连接,另一面与吊顶钢板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建和改建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大型工业厂房室内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平整光滑密闭式吊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散发有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大型工业厂房,其室内顶棚的设计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应平整无死角,其目的是避免可燃气体、可燃蒸汽散发上升到顶棚死角处或凹凸部位并积聚,存在引起爆炸的危险,同时顶棚平整光滑有利于屋顶通风。常规做法是屋面采用上返梁结构,即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在结构梁的下面,此种方法可避免当一般建筑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在结构梁的上面时,结构主次梁把屋面板下空间方划分多个区域而形成的很多易于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积聚的死角和凹凸空间的情况,带来安全隐患。但在施工、使用和工程造价上存在如下问题:
(1)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上返梁结构的屋面梁和屋面板需要的模板量较大,往往需要满堂红式脚手架,造成施工周期长。
(2)混凝土用量增加。上返梁结构的屋面梁露在屋面上,为了便于屋面雨水排水,需要大量的轻质混凝土填平梁与梁之间的区域,因此增加屋面荷载并造成梁柱截面加大,增加混凝土用量。
(3)装饰性差。屋面板装修需要涂刷顶棚涂料,外观不平整,时间长会出现起皮脱落的现象,修补会造成高空作业,修补难度较大。
(4)工程造价高。由于增加混凝土用量和模板、脚手架的用量,造成工程造价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散发有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大型工业厂房,其室内顶棚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平整光滑密闭式吊顶安装结构,安装在常规建筑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的下方,实现室内顶棚平整光滑密闭、无死角的功能,并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无需后期维护修补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整光滑密闭式吊顶安装结构,所述吊顶安装在建筑主体钢梁和主体建筑墙体上,其特征在于: 包括“C”型檩条、防水隔气薄膜、吊顶钢板、“L”型包边钢板,所述“C”型檩条与建筑主体钢梁固定连接,“C”型檩条下侧固定连接吊顶钢板,相邻吊顶钢板之间采用搭接连接,吊顶钢板与“C”型檩条连接位置、相邻吊顶钢板之间的搭接部位都密封连接,所述“C”型檩条与吊顶钢板之间铺设防水隔气薄膜,所述吊顶钢板与主体建筑墙体转角位置设置“L”型包边钢板,“L”型包边钢板的一面与主体建筑墙体之间密封连接,另一面与吊顶钢板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顶钢板采用自攻螺钉固定在“C”型檩条上,自攻螺钉和吊顶钢板之间垫橡胶垫片,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吊顶钢板搭接位置板间铺设一道通长的双面自粘丁基橡胶条,并采用拉铆钉固定。
进一步地,“L”型包边钢板一面与主体建筑墙体之间铺设双面自粘丁基橡胶条,并用射钉固定、“L”型包边钢板另一面与吊顶钢板之间铺设双面自粘丁基橡胶条并用拉铆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散发较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大型工业厂房。
(1)全部构件均为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程度较高。施工方式由现场湿作业变为干作业模式,可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安装简单方便、施工进度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636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抽拉式手推车
- 下一篇:一种绿化工程用育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