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60189.0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7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赖弥兴;刘同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46 | 分类号: | A47J43/046;A47J43/08;A47J4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效果 食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属于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包括主机与粉碎杯,主机内设有电机,粉碎杯包括杯体、用于盖合杯体的杯盖及设于杯体中的粉碎刀,粉碎刀由电机驱动,所述杯体包括组合形成内腔的下杯体与上杯体,下杯体为金属杯体且设有加热管,上杯体为透明杯体且至少局部外露,内腔包括自下向上分段设置的粉碎腔、熬煮腔及防溢腔,粉碎刀设于粉碎腔中。将上杯体与下杯体组合形成的内腔自下向上分为加热腔、熬煮腔及防溢腔,合理设置内腔的分布方式,使物料能被充分的粉碎、熬煮,且有效避免物料溢出杯体,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加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加工机一般包括主机和粉碎杯,主机内设置电机,粉碎杯内设置由电机驱动的粉碎刀,机体工作时,电机驱动粉碎刀高速转动对粉碎杯内的物料进行切削、粉碎,实现食品加工目的。粉碎杯的杯体与杯盖配合形成盛放物料的腔体,物料在该腔体中被切削、加热。但是,由于现有粉碎杯一般采用单工段空间的方式且腔体半径变化较小,物料在腔体中不能被充分扰流,粉碎效果较差。另外,由于现有粉碎杯一般采用底部集中加热的方式对腔体中的物料进行加热,物料受热熬煮的效率受限,且容易糊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工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有效提高对物料的加工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工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与粉碎杯,主机内设有电机,粉碎杯包括杯体、用于盖合杯体的杯盖及设于杯体中的粉碎刀,粉碎刀由电机驱动,所述杯体包括组合形成内腔的下杯体与上杯体,下杯体为金属杯体且设有加热管,上杯体为透明杯体且至少局部外露,内腔包括自下向上分段设置的粉碎腔、熬煮腔及防溢腔,粉碎刀设于粉碎腔中。
优选的,所述粉碎腔、熬煮腔及防溢腔的内径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粉碎腔、熬煮腔及防溢腔的高度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粉碎腔与熬煮腔的高度比为0.35~0.7。
优选的,所述下杯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的扰流筋,扰流筋的下端延伸至粉碎腔中且上端延伸至熬煮腔中。
优选的,所述扰流筋的高度不小于30mm。
优选的,所述内腔中介于下杯体内底面与粉碎刀顶点所在平面之间的部分腔体为粉碎腔;或者,所述内腔中介于粉碎刀顶点所在平面与下杯体顶面之间的部分腔体为熬煮腔;或者,所述内腔中介于下杯体顶面与盖合杯体的杯盖底面之间的部分腔体为防溢腔。
优选的,所述下杯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杯底与杯壁,杯底的外圈与杯壁的底端之间设有加厚部,加热管设于加厚部内。
优选的,所述下杯体的顶端设有一圈凹槽,上杯体的底端收口形成有与凹槽配合的翻边,翻边插入凹槽中且两者密封配合。
优选的,所述粉碎杯包括杯壳,下杯体设于杯壳内,上杯体的局部向上外露于杯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杯体采用上杯体与下杯体组合的结构,下杯体采用金属杯体并内设加热管,下杯体可以对物料进行均匀加热,提高对物料加热效果的同时避免热量集中在底部导致物料容易糊底的情况。上杯体为透明杯体且至少局部外露,用户在机体工作时可以通过上杯体直接观察粉碎杯中的物料加工情况,有利于提高使用体验。将上杯体与下杯体组合形成的内腔自下向上分为加热腔、熬煮腔及防溢腔,合理设置内腔的分布方式,使物料能被充分的粉碎、熬煮,且有效避免物料溢出杯体,有利于提高对物料的加工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60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噪音小的食品加工机
- 下一篇:旋转节及应用其的笔记本支架、显示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