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塞式分离杯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49629.2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6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衷博瑞佳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5/04 | 分类号: | B04B5/04;B04B15/08;B04B7/00;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014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分离 | ||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活塞式分离杯。包括固定部和旋转部,静止头(101)、固定座(102)、静密封环(105)、旋转部包括动密封环(201)、杯体(202)、活塞(203);它们通过螺纹连接,其中固定部和旋转部通过动密封环和静止头密封环密封,使用时,待处理的样品经过静止头上的第一轴向口(108)导入,可通过第二轴向口(110)和径向口(109)实现自动排气,待处理样品经过旋转部离心后,产品液经过活塞的驱动经第一轴向口(108)流出,另外,可以通过径向口(109)通入气体,除去管路上残留的产品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塞式分离杯。
背景技术
在生物细胞处理领域,经常会用到基于密度梯度原理的分离杯来分离生物液体,如分离单采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浓缩、洗涤培养后的细胞液等等。活塞式分离杯其形如针筒状,包含杯体与可运动的活塞,通过动力分离杯驱动活塞来吸入或者排出液体。因其具有可变处理容积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中,活塞式分离杯的液体出入口一般包含1~2个通道。单通道活塞式分离杯和注射器一样,吸、排液从一个通道,其优点是结构相对简单,装配要求低;其缺点是同一时间仅能“进液”或者“排液”,在某些特定处理场景(如处理较大体积量的生物液体或者液体排气),其流程复杂,耗时长,效率低,而且还存在一定的“死腔体积”。如专利CN106457263 A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流体的多处理和分离的系统,其仅具有一个液体入口/出口,需要特定的排气和排出“死腔”液体的步骤,才能保证其回收率。
而有些场景需要用到多通道的分离杯。目前市面上也存在进出口分离的活塞式分离杯,但设计复杂,零部件较多,装配要求高,如专利CN 107635668 B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生物流体连续处理并分离成组分的分离杯,其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双通道的液体入口/出口,但是并没有设置特定的气体出入口通道,需要专门的排气步骤以及特定的排出“死腔”中的液体的步骤。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无需特定的排气和排出“死腔”液体的步骤的分离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无需特定的排气和排出“死腔”液体的步骤的分离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固定部包括:
静止头(101)、固定座(102)、静密封环(105);
所述静止头包括:轴向通路(106)、径向通路(107);
所述轴向通路包括第一轴向口(108)、第二轴向口(110);
所述径向通路(107)包括径向口(109);
所述轴向通路(106)延伸到所述旋转部的颈部内,所述轴向通路第二轴向口(110)与所述旋转部的颈部的底端有空隙,所述空隙与径向通路(107)相连;
所述第一轴向口(108)、第二轴向口(110)位于静止头的两端,所述径向口与第一轴向口(108)、第二轴向口(110)呈水平设置;
所述旋转部包括:
动密封环(201)、杯体(202)、活塞(203);
所述旋转部与固定部通过杯体连接(202);
所述静密封环与动密封环构成一对动态密封副。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部与旋转部通过杯体(202)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还包括底端开口;
所述旋转部设置有杯盖(205),杯盖下方设置有进气孔(2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衷博瑞佳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衷博瑞佳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49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猕猴桃的快捷运输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臭氧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