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尾气吸收的进气改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49349.1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5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陆子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迪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尾气 吸收 改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尾气吸收的进气改良装置,包括管道,设置于所述管道一端的自锁气罩,所述自锁气罩的内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一侧内壁设置有开合翼片,所述开合翼片的下端与所述外壳的下端通过旋钮转轴相铰接,所述旋钮转轴的外部连接有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管道一侧的泄压组件,所述泄压组件包括第一泄放管与第二泄放管,所述自锁气罩与所述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泄压组件与所述管道之间连接有第二止回阀。该装置对偶发性、暂时性的高负荷气体通过自锁气罩以及泄压组件的配合使用可以进行自启式的深液吸收,增大了常规设备的操作弹性,有效减小设备尺寸的投入以及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尾气吸收的进气改良装置。
背景技术
在部分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这些尾气向外排放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工况的不同,尾气的流速不是均匀性的,其中包含连续的、间歇的、瞬时的、累积的等等多种工况,因此对后续的尾气处理装置的适应不同工况的要求更高。
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为了适应不同的突发性的工况,尾气处理系统中不得不增大设备的尺寸,以及增加各种控制阀门以及仪表的数量,但是这样会增加整个系统的空间尺寸以及能耗和资金投入,同时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增高,使整个系统的维修难度增大,增加了潜在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工业尾气吸收的进气改良装置,包括管道;
设置于所述管道一端的自锁气罩,所述自锁气罩的内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一侧内壁设置有开合翼片,所述开合翼片的下端与所述外壳的下端通过旋钮转轴相铰接,所述旋钮转轴的外部连接有弹性部件;
设置于所述管道一侧的泄压组件,所述泄压组件包括第一泄放管与第二泄放管;
所述自锁气罩与所述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止回阀,所述泄压组件与所述管道之间连接有第二止回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壳的出口处设置有一定的倾角,且所述开合翼片的尺寸与所述外壳的出口处的尺寸相适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开合翼片的横截面为机翼状,且所述开合翼片的凸起部上开设有多组条形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性部件套接在旋钮转轴的外部,且所述弹性部件延伸出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开合翼片的一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泄放管包括外部开设有多组排气孔的封头筒体,所述封头筒体的外部包裹有气泡石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泄放管为外部开设有多组所述排气孔的泄压头,且所述泄压头的体积小于所述封头筒体的体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止回阀为旋启式止回阀,所述第二止回阀为重力止回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泄放管与所述第二泄放管之间连接有弹簧泄放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旋钮转轴的外部连接有旋钮。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偶发性、暂时性的高负荷气体通过自锁气罩以及泄压组件的配合使用可以进行自启式的深液吸收,增大了常规设备的操作弹性,有效减小设备尺寸的投入。
该实用新型的自锁气罩内部的开合翼片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以及弹簧的复位机构,可以自动达到自锁,不依赖外部的控制仪表以及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自锁气罩触发自锁的临界值可通过调节旋钮改变弹簧的作用力来调整,有较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迪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迪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493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电极棒专用辅助装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屋脊棱镜组定位卡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