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146728.5 | 申请日: | 2022-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8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戴海琼;孙德刚;华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钱慰民;张鑫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插头 | ||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包括卡插槽、锁紧把手和弹性件。卡插槽用于容纳连接器插座的压合部。弹性件的一端用于被安装到锁紧把手上。锁紧把手被配置成用于:当连接器插头被安装到连接器插座上之后,锁紧把手相对连接器插座的压合部可运动,以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转换。在锁定状态下,锁紧把手压合插入卡插槽内的压合部,在解锁状态下,锁紧把手脱离压合部。弹性件被配置成用于响应于锁紧把手从锁定状态运动到解锁状态而发生形变,并且锁紧把手被配置成用于响应于弹性件恢复形变而从解锁状态运动到锁定状态。本公开提供的连接器可实现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之间的自动锁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可互锁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之间的锁定方式通常包括卡扣锁定和螺纹锁定这两种方式。然而,卡扣锁定方式存在解锁困难以及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螺纹锁定方式则通常需要借助工具来实现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之间的锁定和解锁,这使得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之间的锁定和解锁较为不便。此外,通过螺纹锁定方式实现的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之间的锁定,往往会受到外界震动力的影响而出现松脱,从而容易出现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之间的锁定失效的问题。
此外,现有技术中已提出了无需使用工具便可便捷地实现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之间的锁定和解锁的技术方案。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8986289U中描述了一种插头插座互配锁合的连接器。该连接器通过插头组件中锁紧把手的限位部与插座组件中压合部之间的配合来实现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的锁定,并且通过推送锁紧把手的操作部来释放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之间的锁定,从而实现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之间的解锁。然而,这种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之间的锁定和解锁方式在操作上仍有负担,存在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插头,所述连接器插头包括:卡插槽,所述卡插槽用于容纳连接器插座的压合部;锁紧把手;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用于被安装到所述锁紧把手上,其中,所述锁紧把手被配置成用于:当所述连接器插头被安装到所述连接器插座上之后,所述锁紧把手相对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压合部可运动,以在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转换,其中在所述锁定状态下,所述锁紧把手压合插入所述卡插槽内的所述压合部,在所述解锁状态下,所述锁紧把手脱离所述压合部,所述弹性件被配置成用于:响应于所述锁紧把手从所述锁定状态运动到所述解锁状态而发生形变,并且所述锁紧把手被配置成用于响应于所述弹性件恢复所述形变而从所述解锁状态运动到所述锁定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插头还包括插头外壳,其中所述卡插槽位于所述插头外壳内,并且所述锁紧把手和所述弹性件用于被安装到所述插头外壳内,所述锁紧把手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被配置成用于:响应于所述锁紧把手从所述锁定状态运动到所述解锁状态,而从压合插入所述卡插槽内的所述压合部的状态转变成脱离所述压合部的状态,其中,所述限位部包括台阶,并且所述连接器插座的所述压合部包括凸缘,当所述限位部压合所述压合部时,所述凸缘被压扣在所述台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凸缘包括环形凸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凸缘包括下表面和侧边沿,所述侧边沿包括倾斜部分、以及连接所述倾斜部分与所述下表面的垂直部分,其中所述锁紧把手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并且所述锁紧把手的所述台阶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并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面、台阶面和第二端面,当所述凸缘被压扣在所述台阶上时,所述凸缘的所述下表面抵接或接合所述台阶的所述台阶面,并且所述凸缘的侧边沿的所述垂直部分抵接或接合所述台阶的所述第一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菲尼克斯亚太电气(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46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垫片过压缩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摔式平板电脑保护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