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一体化厂房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40043.X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0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袁兵;吴纯龙;刘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都高投卓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D13/18;F24F7/007;H02S20/3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厂房 | ||
一种光伏一体化厂房,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通风装置,厂房本体的顶部装有硬质屋顶,所述硬质屋顶的两侧安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可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调整角度,硬质屋顶上还安设有光伏逆变器和蓄电池,厂房本体的前后两侧安设有通风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供电系统能够实现厂房电能的自发自用功能,此外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随意的调整工作角度,使其光电转换率大幅提升并具备抗风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厂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一体化厂房。
背景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不同,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由于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是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最佳安装方式。
传统的光伏一体化厂房,其太阳能电池板通常平铺在厂房屋顶且不能进行调节,厂房通常在地面设置吹风机进行简单散热,或者利用空调制冷;对于大型的厂房,房体结构存在较多门务,无形中带来效果不佳且成本较高的问题,耗钱的同时也不环保,此外由于厂房顶部的光伏组件不能调节敷设角度,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存在日照利用度不高且不具备防风功能的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体化厂房,该厂房通过太阳能供电系统能够实现厂房电能的自发自用功能,此外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随意的调整工作角度,使其光电转换率大幅提升并具备抗风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光伏一体化厂房,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通风装置,厂房本体的顶部装有硬质屋顶,所述硬质屋顶的两侧安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可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调整角度,硬质屋顶上还安设有光伏逆变器和蓄电池,厂房本体的前后两侧安设有通风装置。
优选的方案中,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液压机和伸缩液压杆,所述电动液压机安设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电动液压机通过伸缩液压杆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液压机通过控制伸缩液压杆伸缩进而调节太阳能电池板与硬质屋顶的安装角度。
优选的方案中,通风装置包括风扇外壳、换气扇和活动板;厂房本体的前后两侧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安设有换气扇,换气扇的外部套接有风扇外壳,风扇外壳的正面处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风扇外壳滑动连接,活动板的侧部安设有拉环。
优选的方案中,厂房本体的顶部四角处安设有照明灯。
优选的方案中,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与光伏逆变器和蓄电池相连接,所述蓄电池再通过电源线连接电动液压机、换气扇、照明灯和厂房本体内的电气设备并为其提供电能。
优选的方案中,硬质屋顶的表层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导流槽。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厂房通过太阳能供电系统,能够实现对厂房内部分电气设备的电能自发自用功能,大幅提升了厂房的环保性和节能性;
2、厂房配备有通风设备,配合光伏供电系统,能够大幅降低厂房内的温度,并使厂房内的空气保持流通;
3、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可根据日照角度来调整敷设角度,大幅提升了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当遇到大风等极端天气,也可以对立即对其叠放,使光伏系统具备一定的抗风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都高投卓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都高投卓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400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中供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应用传递窗的三门互锁逻辑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