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温控的升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34265.0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2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沈双泉;邵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双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22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1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控 升液管 | ||
一种带温控的升液管,其特征是,包括升液管机构、加温机构、保温机构、藏线密封机构;包括管冒的下部设置有管冒,管冒的下部设置有管胫,管胫的下部设置有管体;在管胫的外壁设置有电热圈,电热圈中设置有热电偶,电热圈上设置有电控线,电控线中设置有电源线与热电偶线;在电热圈上设置有导热料,导热料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采用在升液管管胫外壁设置的带热电偶的电热圈在升液管工作前就对升液管管胫进行加热温控,使升液管管胫的温度预先到达充型温度,不但能一次性确保充型质量提高出品率,又能提高产量减轻操纵强度;采用在炉盖的管腔中设置的密封圈有效防止升液管与炉盖管腔结合部漏气;确保带温控升液管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明申请涉及低压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温控的升液管。
背景技术
低压铸造,其运动平稳,自动化程度较高,对不同规格模具的适用性较 强,可快速取出铸件,生产效率较高,但低压铸造时升液管的控温是提高 质量与效率的关键;专利号CN201620967685.1,专利名:汽车缸盖铸造用 保温升液管结构、专利号CN201420585866.9,专利名:一种制备铝碳化硅 铸件的升液管保温装置,都只是在升液管的上部加了点保温装置,其使用 过程中的升液管温度仍然需要利用反复升降铝液对其加温,不但难操作又 难控温,且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温控的升液管,不但能控温、又能 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温控的升液管,其特征是,包括升液管机构、加温 机构、保温机构、藏线密封机构;
所述升液管机构,包括管冒的下部设置有管冒,管冒的下部设置有管 胫,管胫的下部设置有管体;
所述加温机构,包括在管胫的外壁设置有电热圈,电热圈中设置有热 电偶,电热圈上设置有电控线,电控线中设置有电源线与热电偶线;
所述保温机构,包括在电热圈上设置有导热料,导热料的外壁设置有 保温层;
所述藏线密封机构,包括在管冒的外侧设置有管冒藏线槽,管冒藏线 槽中设置有密封定位料;在炉盖上设置有炉盖藏线槽;在炉盖的管腔中设 置有密封圈;
本申请采用在升液管管胫外壁设置的带热电偶的电热圈在升液管工作 前就对升液管管胫进行加热温控,使升液管管胫的温度预先到达充型温度, 不但能一次性确保充型质量提高出品率,又能提高产量减轻操纵强度;填 补了国内该行业的空白,提升了现行业的生产效力;
采用在电热圈在电热圈上设置的导热料与保温层,不但提高其电热圈 导热率又节能;
采用在管冒外侧设置的管冒藏线槽加密封定位料,不但方便现有升液 管改装时引出电热圈的电控线,又能防治管冒藏线槽漏气;
采用在炉盖的管腔中设置的密封圈有效防止升液管与炉盖管腔结合部 漏气;采用在炉盖上设置的炉盖藏线槽引出电热圈电控线,防止下模损坏 电控线,确保带温控升液管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带温控的升液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安装于炉板11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包括管冒1、管胫2、电热圈3、导热料4、保温层5、管冒藏线 槽6、电控线7、管体8、电源线9、热电偶线10、炉盖11、管腔12,密封 圈13、炉盖藏线槽14等。
如图所示,本申请是一种带温控的升液管,包括升液管机构、加温 机构、保温机构、藏线密封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双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双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34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叶片式脱氰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以调节烫台长度的服装压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