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路协同导航的汽车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31179.4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6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珂溢;麦立;郭书恒;范阳;田伟;宋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铁投信息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0 | 分类号: | H01Q1/10;H01Q3/02;H01Q1/22;H01Q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61009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协同 导航 汽车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路协同导航的汽车天线,包括天线主体,天线主体外安装有护套,护套的顶部安装有挡雨罩,天线主体贯穿挡雨罩,护套内且位于左上侧安装有垫块,护套内且位于右上侧安装有压板,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路协同技术领域,该用于车路协同导航的汽车天线,平时使用时,可以将天线主体抽出护套,通过在第一螺母内拧入第一螺杆使压板与垫块夹紧天线主体,从而固定天线主体不会滑进护套内,在不使用天线时,将天线主体收入护套内即可,通过护套底部的转动调节结构可以调整天线主体的角度,方便使用者将天线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上或是朝向信号更好的方向,通过底部的吸盘可以将天线主体固定在车身上,为人们的使用带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路协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车路协同导航的汽车天线。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车路协同技术成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车路协同技术可有效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以及行驶安全,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使用到车路协同导航天线,现在的天线在不使用时没有一个很好的保护措施,导致天线容易损坏,这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路协同导航的汽车天线,解决了现有的天线容易折损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车路协同导航的汽车天线,包括天线主体,所述天线主体外安装有护套,所述护套的顶部安装有挡雨罩,所述天线主体贯穿所述挡雨罩,所述护套内且位于左上侧安装有垫块,所述护套内且位于右上侧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垫块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压板的右侧安装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贯穿所述护套,所述护套的外环面且位于右上侧嵌装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内螺旋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压板转动相连,所述护套的下端面上安装有转动调节结构,所述转动调节结构的底部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上安装有抽气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俯视图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压板和所述垫块的内侧壁面上均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靠近所述天线主体的一侧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转动调节结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轴端与所述护套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转杆外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与所述吸盘相连接,所述护套的外侧安装有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嵌装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内螺旋安装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靠近转筒的一端上转动安装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与所述转筒的外环面相接触,所述转筒与所述紧固板之间安装有防滑垫,所述紧固板的外侧壁面安装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导柱与所述基板插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抽气结构包括气罐,所述气罐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贯穿所述气罐,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气罐呈预设角度,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气罐活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气罐的外环面上安装有卡环,所述第二连杆的底部安装有弹片,所述弹片的左侧壁面与所述卡环的内左侧壁面相对其,所述弹片的左下端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呈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护套的内下壁面上安装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呈折线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路协同导航的汽车天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车路协同导航的汽车天线,平时使用时,可以将天线主体抽出护套,通过在第一螺母内拧入第一螺杆使压板与垫块夹紧天线主体,从而固定天线主体不会滑进护套内,在不使用天线时,将天线主体收入护套内即可,通过护套底部的转动调节结构可以调整天线主体的角度,方便使用者将天线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上或是朝向信号更好的方向,通过底部的吸盘可以将天线主体固定在车身上,而抽气结构可以抽出吸盘内的大量空气,进一步增加吸盘的吸力防止天线从车身上脱落,为人们的使用带来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铁投信息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铁投信息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31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极片异物分选装置
- 下一篇:生箔机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