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淤地坝漂浮体控制柔性放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28784.6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0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常兴;李晓兰;党恬敏;党维勤;李学勇;董俊天;刘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杨凌绿诚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E02B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汇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712199 陕西省咸阳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漂浮 控制 柔性 放水 装置 | ||
一种淤地坝漂浮体控制柔性放水装置,包括漂浮体、柔性波纹管、连接法兰、前消力池和放水涵管/洞、放水明渠,所述柔性波纹管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与前消力池相连,其另一端通过连杆和漂浮体相连,可以让淤地坝工程在不需要外接动力条件下,实现进水口随漂浮体升降,自动控制放水,减少管护人员劳动量,消除因放水孔开启不合理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小型淤地坝工程排水领域,是代替传统放水卧管工程的一种淤地坝漂浮柔性放水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黄土高原区沟壑纵横,侵蚀沟道分布广泛。切割强烈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人民生活贫困。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造田、改善交通和保护生态的重要工程措施。
淤地坝是西北地区先民创造的治理沟壑的水土保持工程,其历史可追述到明代。先民通过“打坝造田”,挣得了旱涝保收的口粮,同时相当一部分沟道变成了梯田,遏制了沟道的侵蚀过程。由于淤地坝多是群众自发建造的小型水利工程,相当多的坝没有泄洪设施。在极端降雨情况下,一部分淤地坝被毁,不仅其拦沙造田功能不复存在,而且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其安全度汛工作也成为每年汛期的防控重点。
传统的淤地坝工程,大部分均采用放水卧管加涵管(洞)做为放水装置,拦洪排清,进行库区排水。采用传统的放水装置,需要有符合布设工程的地质条件,足够整齐的坡面,可以整理出坡比在1:2至1:3之间一个工程基础,布设卧管。随着土地确权登记完成,建设征占地成本变大,手续复杂,如果遇到基本农田和林地,手续更是难办。采用柔性放水装置代替传统卧管,可以破解工程地址条件制约因素,减少工程建设扰动面积,降低工程造价。对于旧坝的维修加固放水卧管工程,同样可以方便施工,降低成本。另外,用漂浮体控制放水装置进口自动升降,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干预操作情况下,保证放水装置一直排放表层清水,减轻工作强度,保证误操作孔塞造成放水量过大或者过小,引起放水装置或坝体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淤地坝柔性卧管和漂浮体控制放水系统,本发明适用于中小型淤地坝工程技术领域,减少了淤地坝选址要求,降低了工程造价,方便了运行管理,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放水装置存在的工程问题,能很好的满足淤地坝排水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淤地坝漂浮柔性放水装置,包括漂浮体、柔性波纹管、连接法兰、下游放水明渠、坝体、前消力池和放水涵管/洞,放水涵管/洞穿过坝体的下部,其上游和前消力池相连,其下游和下游放水明渠相连,所述柔性波纹管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5)与前消力池(28)相连,其另一端通过连杆和漂浮体相连,漂浮体随水位变化自动升降,控制波纹管进水口高度与进水量。
所述的柔性波纹管为多节,每节柔性波纹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并且在连接处用漂浮物包裹,一来加固,二来防止波纹管向下弯曲。
所述漂浮体为中间镂空的方形,方形的内壁上贯穿有连杆,柔性波纹管的一端具有卡箍,卡箍和连杆活动连接,柔性波纹管可以沿着连杆上下移动,可通过调节螺杆可以控制进水口淹没深度与进水量。
所述漂浮体镂空四周侧壁围挡,起到拦挡柴草作用。
所述前消力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上接钢制法兰,侧面与涵洞(管)连接。
所述放水涵管采用预制混凝土管或浆砌石拱涵,根据实际排水量需求,设计涵管断面尺寸。
所述前消力池采用超耐候性聚丙烯土工膜袋装填卵石进行拼装,按照2-3层拼装,并在上、下层袋体中间布设防渗膜。
所述放水涵管采用直径20cm的pvc硬管或洞,根据实际排水效率需求,采用 3-4根硬管或洞平行布设。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解决淤地坝放水装置对两侧地形的严格要求,降低对地形条件对坝址选择的限制,使新建淤地坝选址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杨凌绿诚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杨凌绿诚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28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伴飞用状态监测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奶酪成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