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用辛醇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27710.0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6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颜建鹏;颜克鲁;郭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同源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8 | 分类号: | B01D17/028;B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2573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苯二甲酸 二辛酯用 辛醇 回收 装置 | ||
1.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用辛醇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冷却箱(2)、水循环管路(3)、均流组件(4)、进气管(5)、出气管(6)、风机(7)、控制器(8)、顶盖(9)和回流管(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箱(1)内置均流组件(4),其顶部水平设有可拆卸的顶盖(9),顶盖(9)上方置有冷却箱(2),冷却箱(2)内竖向设有螺旋盘管(21),且螺旋盘管(21)的顶端向外连接有出气管(6),其底端分别与横向设置的进气管(5)和竖向设于回收箱(1)内的回流管(10)交汇导通,冷却箱(2)的冷却液进、出端通过外侧设置的水循环管路(3)与回收箱(1)底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用辛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为向上开口状结构,其通过横板(11)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储水室(1D),上层通过隔板(12)、第一溢流板(13)和第二溢流板(14)划分为分层室(1A)、辛醇回收室(1B)和水回收室(1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用辛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回收室(1C)与储水室(1D)竖向导通,所述辛醇回收室(1B)侧壁顶部内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81),其底部向外设有内置第一电磁阀(83)的回收管(19),
所述分层室(1A)上方设有进水管(18),所述储水室(1D)的顶部侧边分别置有风机(7)和导风管(17),且第二液位传感器(82)置于储水室(1D)侧壁的风机(7)下方,所述分层室(1A)与储水室(1D)之间的横板(11)底部竖向设有内置第二电磁阀(84)的抽液管(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用辛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溢流板(14)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立板(141)和第二立板(142),且第一立板(141)置于分层室(1A)一侧,所述第一立板(141)的底部与横板(11)存在一定间隙,其顶部与顶盖(9)相接,所述第二立板(142)的底部与横板(11)相接,其顶部与顶盖(9)存在一定间隙,且第一立板(141)和第二立板(142)之间形成阶梯状的溢流通道(1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用辛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板(13)底部与横板(11)相接,其顶部与顶盖(9)存在一定间隙,且第一溢流板(13)的分层室(1A)侧顶部水平布设有多个介电常数传感器(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用辛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组件(4)包括竖向设于分层室(1A)底部的第一套筒(41)和第二套筒(42),第一套筒(41)套设于第二套筒(42)外侧,两者周身分别水平设有多个第一导通口(43)和第二导通口(44),以第一导通口(43)为例,多个第一导通口(43)竖向等距布设于第二套筒(42)周身,且最低位第一导通口(43)的底部高度大于第一立板(141)的底部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用辛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口(43)底部均设置为外倒角(43A)结构,第二导通口(44)底部均设置为内倒角(44A)结构,整体上第一导通口(43)和第二导通口(44)依次竖向错位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用辛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管路(3)包括分别套设第一水泵(33)和第二水泵(34)的进液管(31)和回液管(32),所述进液管(31)的一端与冷却箱(2)底部导通,其另一端接于储水室(1D)底部,所述回液管(32)的一端与冷却箱(2)顶部导通,其另一端接于水回收室(1C)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用辛醇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8)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液位传感器(81)、第二液位传感器(82)和介电常数传感器(16)电性连接,其输出端分别电性接于第一水泵(33)、第二水泵(34)、第一电磁阀(83)、第二电磁阀(84)和风机(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同源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同源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277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残留酯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草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