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有打氧机的黑斑蛙苗种规模化培育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124822.0 | 申请日: | 2022-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1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鑫;陈祖萱;田鹏;李丹;于子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授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K63/00;A01K63/04;A01K61/80 |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程明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有打氧机 黑斑 苗种 规模化 培育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打氧机的黑斑蛙苗种规模化培育设备,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底部贯穿培育箱的顶部连通有导料电动伸缩管,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斑蛙培育技术领域。该设置有打氧机的黑斑蛙苗种规模化培育设备,通过导料电动伸缩管、衔接筒、电动伸缩杆以及控料叶片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自动定时向漏料板的顶部投撒饵料,逐渐撒落到培育箱的内部,省去了人工投料,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投料效率,确保饵料的投放精度,保证黑斑蛙苗种的成活率,通过漏料板、打氧机以及出氧气泡石的配合,水中保持通入氧气,通气的同时使水中撒落的饵料均匀散开,保证饵料不会挤成一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斑蛙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置有打氧机的黑斑蛙苗种规模化培育设备。
背景技术
黑斑蛙是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黑斑蛙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前肢短,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成体背部颜色为深绿色、黄绿色或棕灰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部颜色为白色、无斑。黑斑蛙喜群居,营水陆两栖生活,黄昏后、夜间出来活动、捕食,冬眠,蝌蚪期为杂食性,成体期以昆虫为食,4-7月繁殖,每次产卵2-3.5千粒,栖息于海拔500-1000米间的水域及附近的草丛中。
现有的黑斑蛙苗种规模化培育设备是利用人工向培养箱的内部投放饵料,由于人工操作容易出现误差,难以确保饵料的投放精度,投放时间也存在些许误差,导致黑斑蛙苗种的成活率降低,缺乏自动定时投放饵料的结构,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无法保证投喂的稳定性,自动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打氧机的黑斑蛙苗种规模化培育设备,解决了人工向培养箱的内部投放饵料,难以确保饵料的投放精度,投放时间也存在些许误差,导致黑斑蛙苗种的成活率降低,缺乏自动定时投放饵料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设置有打氧机的黑斑蛙苗种规模化培育设备,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投料斗,所述投料斗的底部贯穿培育箱的顶部连通有导料电动伸缩管,所述导料电动伸缩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盛料盘组件,所述盛料盘组件包括衔接筒,所述衔接筒的上部贯穿导料电动伸缩管的底部,所述衔接筒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贯穿衔接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侧面一圈均匀转动连接有若干控料叶片,若干所述控料叶片与导料电动伸缩管底部开设的出料口相适配,所述衔接筒的下部外表面套设有盛料圆盘,所述盛料圆盘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漏料板,所述漏料板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
优选的,所述培育箱内腔的左壁上部固定设置有温控器。
优选的,所述培育箱的内腔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智能光线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培育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打氧机。
优选的,两个所述打氧机的氧气管均贯穿培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氧气泡石,所述培育箱的右侧上部固定设置有进水阀。
优选的,所述培育箱的右侧下部固定设置有出水阀。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打氧机的黑斑蛙苗种规模化培育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授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授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24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水排水用管道连接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结构牢固的电器设备机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