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洞口套拱的防护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13974.0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0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马建雷;党铁虎;吉任;田文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城市建设(四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11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洞口 防护 组合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洞口套拱的防护组合结构。所述防护组合结构包括:套拱,锚固钢筋、连接钢管,沿着所述套拱的纵向方向固定连接有所述锚固钢筋,沿着所述锚固钢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钢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易造成落石,发生人员、机械伤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洞口套拱的防护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基础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作为交通基建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隧道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不断兴建。隧道地处环境复杂程度及结构形式也日益增多,尤其隧道进出口地处陡崖、或在陡坡条件下,隧道开挖进洞的施工过程中,一旦洞顶防护不当就会引起工程灾害、及安全事故,特别是隧道的洞口。由于洞口周围岩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因风化作用、流水侵蚀等而发生结构松散、强度等级较低,极易造成洞顶落石。因此,如何确保隧道洞口仰坡的稳定性及洞口位置施工安全性一直是隧道施工关注的重点。
目前,隧道开挖进洞的施工方法为:将洞口位置、路基的边仰坡开挖出来,按照坡比放坡,将洞顶进行锚喷支护。此种施工方法因洞口边仰坡对原有山体破坏后,引起边仰坡不稳定,爆破过程中易造成落石,发生人员、机械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洞口套拱的防护组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易造成落石,发生人员、机械伤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洞口套拱的防护组合结构,包括:套拱,锚固钢筋、连接钢管,沿着所述套拱的纵向方向固定连接有所述锚固钢筋,沿着所述锚固钢筋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钢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拱的直径为2m,所述套拱采用C25混凝土制成,沿着所述套拱内部的纵向方向设置有钢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固钢筋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至所述钢筋,且所述锚固钢筋沿纵向间距70cm进行等间距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所述锚固钢筋的顶端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沿横向间距150cm进行等间距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钢管穿入所述圆环,且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至所述锚固钢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组合结构还包括防护网罩,所述防护网罩固定连接至所述连接钢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网罩采用柔性主动防护材料,或采用硬性彩钢瓦制成。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防护组合结构以增大洞顶防护面积,有效防护住洞顶小块落石,减轻洞顶落石造成人员、机械伤害,保护洞口作业安全。同时,本申请提供的防护组合结构具有制作简单、造价低、经济实用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隧道洞口套拱的防护组合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隧道洞口套拱的防护组合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标说明:1-套拱;2-锚固钢筋;3-连接钢管;4-防护网罩;5-钢筋;6-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城市建设(四川)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中交城市建设(四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13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