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肾内科的透析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12634.6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97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冉燕;杨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胡颖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科 透析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肾内科的透析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肾内科的透析导管,包括透析管,所述透析管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套装有三通接头,且三通接头远离透析管的一端设置有两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部卡接有固定夹,所述透析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过滤头,所述透析管的外部活动套装有定位贴板,且定位贴板的一侧贴合有可拆卸医用胶贴,所述定位贴板的中部卡接有橡胶密封环。该用于肾内科的透析导管,将透析管穿入患者腹腔后,通过可拆卸医用胶贴将定位贴板贴在患者腹部,通过橡胶密封环结合定位贴板对患者创口与透析管接触面进行防护,防止细菌进入患者创口,避免患者创口出现感染,更加安全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肾内科的透析导管
背景技术
肾透析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肾衰竭、尿毒症的治疗方式,可以将体内血流引流至体外,通过透析的仪器进行物质交换,清理出人体内无法自主代谢的毒素和废物。目前常用到的是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这样,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目前在进行腹膜透析时,由于在透析时需将导管插入患者腹腔内,但是导管与患者创口接触面具有一定的间隙,容易造成细菌侵入,造成患者创口感染,此外,现有腹膜透析导管在透析时通常通过胶带贴在患者腹部,但是固定效果较差,当透析管出现晃动时,透析管仍会拉扯患者创口,甚至导致透析管掉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肾内科的透析导管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肾内科的透析导管,具有提高防护效果、降低感染概率、提高透析管的稳定性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肾内科的透析导管,包括透析管,所述透析管的一端可拆卸式固定套装有三通接头,且三通接头远离透析管的一端设置有两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部卡接有固定夹,所述透析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过滤头,所述透析管的外部活动套装有定位贴板,且定位贴板的一侧贴合有可拆卸医用胶贴,所述定位贴板的中部卡接有橡胶密封环,所述定位贴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夹持机构。
优选的,所述透析管靠近过滤头的一端固定套装有连接接头,所述过滤头与连接接头螺纹连接,所述过滤头包括外过滤管、内过滤管,所述外过滤管、内过滤管的外部均开设有致密的过滤孔,在对患者透析时,通过外过滤管与内过滤管进行过滤,避免透析管堵塞,提高了透析效果。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医用胶贴位于定位贴板靠近过滤头的一侧,所述可拆卸医用胶贴远离定位贴板的一侧贴合有离型纸,通过可拆卸医用胶贴将定位贴板贴合在患者腹部,通过定位贴板与橡胶密封环相互配合进行防护,防止细菌进入患者创口,避免患者创口出现感染。
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环的外部与定位贴板的内部开设有相互配合的卡环与卡槽,所述橡胶密封环内部与透析管外部紧密接触,通过卡环与卡槽对橡胶密封环位置进行限制,保证了橡胶密封环在定位贴板内部安装后的稳定性,保证橡胶密封环可有效进行防护。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夹持机构镜像分布于定位贴板中心的两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导向杆、拉环、夹板、压缩弹簧,通过两组夹持机构对透析管进行夹持,防止透析管晃动造成患者创口疼痛,同时避免透析管脱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定位贴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导向杆,且导向杆靠近定位贴板中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将手持穿入拉环内部,通过手指可扳动拉环带动夹板移动,解除对透析管的限制,所述导向杆的外部活动套装有位于夹板、拉环之间的压缩弹簧,通过压缩弹簧对夹板施加弹力,可使两组夹板夹紧透析管,实现对透析管位置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未经贵州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12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拌彩色沥青自动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智慧供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