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岩土力学模拟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05903.6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61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潘泱波;苗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G09B2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薛茹丹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土 力学 模拟 试验装置 | ||
一种岩土力学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体、支座、底部承压梁、顶部承压梁、反力架机构和应力加载机构,底部承压梁和顶部承压梁分别位于试验装置的底部和顶部,反力架机构对称设置于底部承压梁和顶部承压梁的两端,通过纵向连接杆将同侧的底部承压梁、顶部承压梁的端部进行连接;反力架机构、底部承压梁和顶部承压梁围合成的框架之间设试验箱体和应力加载机构,试验箱体底层侧面通过螺栓固接于支座上,上方箱体均通过螺栓固接于设置于箱体内部四角主棱上,应力加载机构位于试验箱体顶部和顶部承压梁之间。该试验装置安装、拆卸简便,试验模型制作、试验监测和数据采集方便,有利于提高岩土力学模拟试验的灵活性以及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岩土力学模拟试验装置,属于物理模型模拟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建立试验模型并进行模拟试验是岩土力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模型的建立及模拟试验通常需要利用能够进行应力加载的试验装置。
现有的试验装置主体主要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试验箱体的组装,不便于整个试验装置的安装、拆卸和移动;另外,在试验时,应力的加载通常需要借助外部构件共同完成,不仅增加了对实验室的布局和空间的要求,而且增大了试验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试验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没有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土力学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安装、拆卸和移动方便,利用结构本身即可形成自约束来实现平衡应力加载时反作用力的作用,提高岩土力学模拟试验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土力学模拟试验装置,包括支座、底部承压梁、顶部承压梁和反力架机构,所述支座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H型钢一,在一对H型钢一之间设置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其所在端的H型钢一上;
底部承压梁位于承重板下方,为一对平行于承重板设置的H型钢二,其两端分别伸出其所在端的承重板端部,在各H型钢二的两端分别开设通孔一,同端的两通孔一同轴线设置;各H型钢二的通孔一与其所在端的承重板端部之间套设有方管结构体一,所述方管结构体一的内侧均与其所在端的承重板贴紧配合,同端两方管结构体一的外侧均通过紧固销轴一进行卡紧,所述紧固销轴一与其所在端的两通孔一相适配,其两端分别伸出所在侧的通孔一后与其所在侧的方管结构体一端面全接触配合;
顶部承压梁位于装置顶部,包括一对与底部承压梁的H型钢二平行设置的H型钢三,所述H型钢三与H型钢二对应地设置,各H型钢三的两端分别与同侧通孔一对应地开设有通孔二,同端的两通孔二同轴线设置;各H型钢三的两端端部与其同侧方管结构体一对应地套设有方管结构体二,同端方管结构体二的外侧均通过紧固销轴二进行卡紧,所述紧固销轴二与其所在端的两通孔二相适配,其两端分别伸出所在侧的通孔二后与其所在侧的方管结构体二端面全接触配合;
同侧的方管结构体一和方管结构体二之间通过一对平行设置的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方管结构体二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与方管结构体一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形成反力架机构;
在反力架机构、底部承压梁和顶部承压梁围合成的框架之间设有试验箱体机构和应力加载机构;所述试验箱体机构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的连接板和多个沿连接板从上至下依次叠设的箱体,各箱体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体,其各侧面为分体式,并于中间层的箱体侧设有预留孔;连接板设置于箱体各相邻侧面所形成的内部的主棱上,各箱体的各侧面均通过螺栓与其所在主棱上的连接板固定连接;底层箱体与承重板上端面固定连接;顶层箱体的上端设有顶部盖板,所述顶部盖板与箱体内壁滑动配合;
应力加载机构设置于顶部盖板与各H型钢三下端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应力加载机构为液压千斤顶,其缸筒固定部固定连接于顶部盖板上,其杆部朝向H型钢三下端面。
进一步地,在顶层箱体两端两侧分别与其所在端两侧的H型钢三之间设有顶部承压梁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5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的防脱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透水环保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