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芡实去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04901.5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1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祥旭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誉创共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05 | 代理人: | 卫煜睿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芡实 去壳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芡实去壳机,包括去壳筒,所述去壳筒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装配柱以及用于驱动装配柱旋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装配柱上安装有周向分布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装配柱之间均有夹角且夹角不同,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装配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砂轮,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装配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砂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芡实去壳机,能够保证去壳的效果,提高去壳的效率,起到很好的去壳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芡实去壳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芡实去壳机。
背景技术
芡实,中药名,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新鲜采摘上来的芡实表面会有一层比较坚硬的壳,而且芡实晒干之后这层壳更加难以剥下,因此对芡实加工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去壳,现有的去壳均是采用人工的搅拌清洗的方式,去壳效果差、效率低,不能起到很好的去壳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芡实去壳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芡实去壳机,包括去壳筒,所述去壳筒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装配柱以及用于驱动装配柱旋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装配柱上安装有周向分布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装配柱之间均有夹角且夹角不同,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装配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砂轮,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装配柱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砂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数量均为若干个且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交错布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相对一侧均安装有第三砂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装配柱的一端延伸至空腔的底部且第一连接板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去壳筒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排料口,且排料口处安装有出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去壳筒上铰接有用于封堵排料口的盖板,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安装在排料口处的出料斗,所述出料斗远离去壳筒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一端伸出出料斗外,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安装有把杆,所述盖板远离去壳筒的一侧安装有竖向布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贯穿的开口,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穿过开口的U型架且U型架与开口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去壳筒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驱动件包括第一带轮、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带轮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且位于去壳筒的下方,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带轮且第二带轮上套设有套接在第一带轮上的皮带,所述第一带轮上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转杆且转杆远离第一带轮的一端转动穿过去壳筒并伸入空腔内,所述装配柱安装在转杆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砂轮与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砂轮的设计,可将需要去壳的芡实倒入去壳筒内,然后通过驱动件驱动装配柱旋转,可通过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砂轮与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二砂轮对芡实进行摩擦,由于第一砂轮与第二砂轮均是高速旋转,可起到对芡实进行去壳的作用,该结构可提高去壳的效果、效率高,可以起到很好的去壳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芡实去壳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芡实去壳机中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芡实去壳机中去壳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芡实去壳机中装配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芡实去壳机中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祥旭,未经王祥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4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