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控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04655.3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0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青;余强;张德军;张书明;蔡振林;倪迎真;张文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突破电气(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3;H01M10/6569;H01M10/48;F25B1/00;F25B4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朱文吉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控 循环系统 | ||
本申请涉及电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控循环系统,包括电池和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与电池电连接,电池包括箱体和电池芯体,箱体内设置有电子氟化液,电池芯体位于箱体内并浸没于电子氟化液内,电子氟化液的液面与箱体的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隙;温度循环系统还包括冷却循环系统、换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冷却循环系统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换热器分别与箱体和冷却循环系统相连通,温度传感器位于箱体内,其一端浸没于电子氟化液内。本申请的换热器和冷却循环机构的设置,提高了电池冷却的效果和工作效率,还减少了电池受到损坏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控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浸没式电池是将电池的芯体浸没至电子氟化液内。电池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子氟化液吸取电池的热量对电池进行冷却,但是由于电池的热量会发生变化,仅依靠电子氟化液对电池进行冷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冷却效果,这就导致了电池的冷却效果较差,增加了电池损坏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由于电子氟化液不能很好的对变化着的电池热量进行冷却,而导致电池的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温控循环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温控循环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温控循环系统,包括电池和控制中心,所述的控制中心与电池电连接,所述的电池包括箱体和电池芯体,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电子氟化液,所述的电池芯体位于箱体内并浸没于电子氟化液内,所述的电子氟化液的液面与箱体的内顶壁之间留有空隙;
温度循环系统还包括冷却循环系统、换热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的换热器分别与箱体和冷却循环系统相连通,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箱体内,其一端浸没于电子氟化液内;
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循环压缩机、冷却循环冷凝器、冷却循环膨胀阀和冷却循环储液器,所述的冷却循环压缩机与换热器相连通,所述的冷却循环冷凝器位于冷却循环压缩机与冷却循环储液器之间并分别与冷却循环压缩机和冷却循环储液器相连通,所述的冷却循环膨胀阀位于冷却循环储液器和箱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芯体工作产生热量,电子氟化液吸收电池芯体的热量,温度传感器监测箱体内的电子氟化液的温度,并将监测到的信息传输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控制冷却循环系统工作。
根据电子氟化液不同的温度,可以将电池的工作状态分为:正常工作状态、低温状态和失效状态,根据电池不同的工作状态,换热器对吸收了电池热量的电子氟化液或者对电子氟化液发生相变后形成的气体进行换热,冷却循环机构对换热器进行快速的冷却,从而使换热器更好的完成换热工作。换热器和冷却循环机构的设置,提高了电池冷却的效果和工作效率,还减少了电池受到损坏的可能性,换热器可以对不同形态的电子氟化液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了电池芯体的冷却效果。
可选的,所述的换热器的一端贯穿箱体的侧壁并与箱体相连通;
温控循环系统还包括在电池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工作的第一循环系统,所述的第一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储液罐、第一循环泵和第一循环阀门,所述的第一循环储液罐与换热器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循环泵位于第一循环储液罐与第一循环阀门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循环储液罐和第一循环阀门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循环阀门的一端贯穿箱体的侧壁并与箱体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传感器监测箱体内的电子氟化液的温度为10℃-35℃时,表明电池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使用第一循环系统,电子氟化液进入换热器,电子氟化液经过换热器换热后,进入第一循环储液罐,第一循环泵抽取第一循环储液罐内的电子氟化液,并将电子氟化液向箱体内进行输送,控制中心打开第一循环阀门,第一循环阀门调节电子氟化液进入箱体内的流量,工作过程循环往复,使箱体1内的电子氟化液保持定量,从而使箱体内有足够的电子氟化液吸收电池芯体的热量,对电池芯体进行冷却,使电池能够正常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突破电气(天津)有限公司,未经突破电气(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4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环保型燃气低汤灶
- 下一篇:一种鸡架划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