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挂载机构及用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04312.7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20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飞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7 | 代理人: | 王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机构 用电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挂载机构及用电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其中,电池挂载机构包括两个边梁和两个挂载梁组件。两个边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两个挂载梁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挂载梁组件用于连接两个边梁,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挂载梁组件包括多个挂载梁,多个挂载梁沿第二方向排布,且每相邻的两个挂载梁之间相互连接。这种结构的电池挂载机构在出现侧面碰撞时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吸能和防撞效果,以对电池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进而能够降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此外,这种结构的挂载梁组件能够有效提升挂载梁组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挂载梁组件的主频,以缓解挂载梁组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机械失效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挂载机构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新能源汽车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在电动汽车领域,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池由箱体和容纳于箱体内的多个电池单体组成。其中,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在安全性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机械安全是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电池安全问题之一,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池会受到各种复杂的使用环境影响,导致现有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挂载机构及用电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挂载机构,用于装载电池,电池挂载机构包括两个边梁和两个挂载梁组件;两个边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两个挂载梁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挂载梁组件用于连接两个边梁,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其中,挂载梁组件包括多个挂载梁,多个挂载梁沿第二方向排布,且每相邻的两个挂载梁之间相互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池挂载机构用于装载电池的挂载梁组件设置有多个挂载梁,通过将多个挂载梁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并将每相邻的两个挂载梁相互连接,以提升挂载梁组件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从而采用这种结构的电池挂载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侧面碰撞时能够起到较好的缓冲吸能效果和防撞效果,以对电池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进而能够有效降低电池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此外,通过这种结构的挂载梁组件能够有效提升挂载梁组件自身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挂载梁组件的主频,以缓解挂载梁组件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机械失效等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梁组件还包括加强件;加强件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加强件穿设于多个挂载梁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挂载梁组件还设置有加强件,且加强件沿第二方向依次穿设于多个挂载梁内,从而形成榫卯结构的挂载梁组件,这种结构的挂载梁组件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多个挂载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挂载梁组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挂载梁组件的承载能力,且有利于降低挂载梁组件出现机械失效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载梁组件包括多个加强件,多个加强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多个挂载梁内穿设多个加强件,且多个加强件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也就是说,在挂载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挂载梁组件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每相邻的两个加强件之间的距离为180mm-25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每相邻的两个加强件的间距设置在180毫米到250毫米之间,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因多个加强件之间设置的过于密集而造成挂载梁自身的结构强度不够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与挂载梁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挂载梁焊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加强件与挂载梁组件中的至少一个挂载梁进行焊接,从而有利于提高加强件与挂载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减少电池挂载机构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加强件脱落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4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机型CRDM装配的芯棒
- 下一篇:单个口型硅胶框双面底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