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灾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03913.6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7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邱晓平;张海涛;刘雪锋;王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8B1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黄定红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 探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灾探测器,当烟雾感应器、热敏电阻探头及热电堆传感器三者均检测到火灾信号后才能够最终通过控制器将火灾信号传输给报警系统以触发警报,有效避免了因粉尘、水汽或者飞虫等其他情况产生的火灾误报现象,大幅提高火灾探测器的探测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探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灾探测器。
背景技术
现有火灾探测器感温精度低,且多通过物理结构设计,例如形成半封闭环境,来减少虫子、环境光引起的误报现象,但是针对其他粉尘积累、水汽等并不能有效的降低误报率,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易导致火灾探测器发生火灾误报,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误报率的火灾探测器。
一种火灾探测器,包括壳体、烟雾感应器、至少一个热敏电阻探头、至少一个热电堆传感器以及控制器;其中所述烟雾感应器、所述热敏电阻探头及所述热电堆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且所述控制器可通信地连接于所述烟雾感应器、所述热敏电阻探头及所述热电堆传感器,用于在所述烟雾感应器、所述热敏电阻探头以及所述热电堆传感器均检测到火灾信号时,触发警报。
如此设置,当烟雾感应器、热敏电阻探头及热电堆传感器三者均检测到火灾信号后才能够最终通过控制器将火灾信号传输给报警系统以触发警报,有效避免了因粉尘、水汽或者飞虫等其他情况产生的火灾误报现象,大幅提高火灾探测器的探测精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烟雾感应器检测到火灾信号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热敏电阻探头进行温度检测;并在所述热敏电阻探头检测到火灾信号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热电堆传感器进行成像检测,以在检测到火灾信号后触发警报。
如此设置,在烟雾感应器感应到烟雾后,控制器能够依次触发热敏电阻探头及热电堆传感器,利用热敏电阻探头检测烟雾或者环境气流的温度,排除水汽或粉尘引起的误报现象;进一步的,待热敏电阻探头检测到火灾信号后再触发热电堆传感器,利用高精度感温的热电堆传感器进行红外成像,探测红外覆盖范围内的环境温度,进而避免抽烟、其他非火灾情况产生的烟雾或者环境光造成的误报;如此有效保证检测精确度,且能够避免检测次序错乱造成检测效率降低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壳及进烟壳,所述烟雾感应器的迷宫探测腔与所述进烟壳同轴布设,所述迷宫探测腔与所述进烟壳之间形成流道。
如此设置,分体的安装壳与进烟壳能够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火灾探测器既能够通过安装壳外壁安装于墙体上,又能够通过安装壳容置安装其他元件;烟雾感应器迷宫探测腔位于进烟壳内且与进烟壳同轴布设,能够使从进烟壳四周进入的烟雾及时充盈流道覆盖迷宫探测腔,提高烟雾感应器的检测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敏电阻探头包括连接端与探测端,所述连接端固连于所述安装壳,所述探测端悬置于所述流道内。
如此设置,将热敏电阻探头的探测端悬置于进烟壳和烟雾感应器迷宫探测腔形成的流道中,能够确保火灾引起的烟雾或者气流能够顺畅的流经探测端,提高探测端的检测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测端悬置于所述流道的轴向中心位置。
如此设置,从进烟壳进入的烟雾或者气流能够全面流经或者包裹热敏电阻探头的探测端,使探测端能够更准确迅速的探测环境中的烟雾温度或气流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敏电阻探头为多个,多个所述热敏电阻探头轴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进烟壳内。
如此设置,多个轴对称设置的热敏电阻探头能够分别检测进烟壳不同侧进入的烟雾,实现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检测环境中的烟雾温度或者气流温度,提升火灾检测速度和精确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壁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热电堆传感器嵌置于所述容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3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