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索和锚杆结合的抗拔基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01954.1 | 申请日: | 202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87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司才龙;陈剑;吕生玺;王开喜;孙继成;刘云贺;宋志强;雒亿平;魏欢欢;白恒宇;王飞;王胜乐;辛振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辛振科;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32 | 分类号: | E02D27/32;E02D27/50;E02D31/12;E02D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基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索和锚杆结合的抗拔基础结构,包括:上板、下板、拉杆和锚杆四部分,所述下板按一定的间距串联在一根拉杆上,所述下板与所述拉杆之间牢靠连接不发生滑移,所述下板为中间厚两边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各串联的所述下板由下往上,其面积越来越大,所述下板可根据开挖基坑的形状选择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所述上板为混凝土结构,所述上板有一定的深度埋入覆盖层地基中,所述上板和下板均向下连接了锚杆。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传统双板索抗拔基础的可靠性,节约了建筑材料,可提供更高的抗拔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索抗拔基础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索和锚杆结合的抗拔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板索基础结构多用于大厚度黄土地区,是一种抗拔基础结构。目前的板索基础结构大都采用一个上板和一个下板,这存在以下缺陷:1.单个下板的可靠性不高,一旦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设计偏小或强度不高就容易被破坏,下板一旦遭到破坏,整个结构的抗拔力就得不到保证;2.下板的设置需要开挖地基,当下板面积较大时,开挖工程量很大;3.下板跟上板一样采用矩形横截面,这不符合下板的受力特点,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克服抗拔板索基础结构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将板索基础和锚杆基础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板索和锚杆结合的抗拔基础结构,主要包括:上板、下板、拉杆和锚杆四部分,本抗拔基础结构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可提供更高的抗拔力。
所述下板按一定的间距串联在一根拉杆上。
所述下板与所述拉杆之间牢靠连接,不发生滑移。
所述下板为中间厚两边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各串联的所述下板由下往上,其面积越来越大。
所述下板可根据开挖基坑的形状选择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该形状与开挖基坑的底部形状相同)。
所述上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上板有一定的深度埋入覆盖层地基中。
所述上板的底部与所述拉杆牢固连接,所述上板的顶部与上部结构牢固连接,承受上部结构的上拔力。
所述上板和下板均连接了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竖直向下或斜向下插入覆盖层地基中,所述锚杆的另一端与上板或下板固结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抗拔板索基础结构剖面图。
图中:1、上板;2、下板;3、拉杆;4、锚杆;5、覆盖层地基;2~1、1#下板;2~2、2#下板;2~3、3#下板;2~4、4#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板索和锚杆结合的抗拔基础结构,包括:上板1、下板2、拉杆3和锚杆4。
本抗拔板索基础结构主要适用于大厚度黄土覆盖层地区、大厚度强风化层地区和大厚度砂卵石地基等,主要是为上部结构提供向上的抗拔力,这些地区基础的开挖剖面大多为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辛振科;西安理工大学,未经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辛振科;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1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