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货用电梯门系统用防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97833.4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1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广东)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24 | 分类号: | B66B13/24 |
代理公司: | 滁州市明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06 | 代理人: | 汤畅阳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肇庆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系统 用防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防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货用电梯门系统用防夹装置,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前端连接有防夹凸块,所述防夹凸块的末端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轿厢的内侧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方连接有受力板,本实用新型设置压力传感器、受力板和防夹凸块,经过压力传感器多次检测得到多组压力数值,当多组压力数值起伏较大时,则表示陆续有行人进入轿厢内部,此时控制开启电动推杆,将两块防夹凸块推出,实现对轿厢门的阻挡,实现防夹功能,当多组压力数值趋于稳定后,则表示不再有行人进入轿厢内部,此时将两块防夹凸块拉回,实现轿厢门关闭,解决了仅通过反射镜片反射红外信号,存在一定盲区,安全系数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防夹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货用电梯门系统用防夹装置。
背景技术
货用电梯,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载货电梯是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电梯门夹住乘客或其携带物品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需要用到防夹装置来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门防夹装置(公告号CN212608943U),该专利技术通过红外信号发射器发射红外信号,利用安装在第一收门槽和第二收门槽内的反射镜片反射红外线,最终由红外信号接收器接收,当有人员或者物体在电梯门轨道上时,红外信号被阻断,信号接收器会接收信号通过升降杆将挡块弹出,阻止电梯门关闭,直接消除电梯门会夹伤人员或者损坏物品的隐患,但是仅通过反射镜片反射红外信号,存在一定盲区,安全系数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用电梯门系统用防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货用电梯门系统用防夹装置,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前端开设有一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侧连接有一组滑座,所述滑座的内侧连接有防夹凸块,所述防夹凸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在滑座内侧的滑块,所述防夹凸块的末端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轿厢固定连接,所述轿厢的内侧底端中间位置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方连接有受力板,所述轿厢的内侧底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轿厢的内侧靠近第二凹槽上方的位置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上方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受力板相连接,所述受力板的下方且位于弹簧的内侧连接有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轿厢的前端靠近第三凹槽的下方位置对应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从上往下依次连接有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第三红外线传感器、第四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五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三凹槽的内侧连接有五个反射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轿厢的内侧顶端连接有信号接收器,所述轿厢的内侧顶端靠近信号接收器的位置连接有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推杆通过电路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防夹凸块通过滑块与滑座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第三红外线传感器、第四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五红外线传感器之间间隔均为0.4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受力板通过弹簧与轿厢弹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广东)电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富士通(广东)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97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升降货梯保护装置及垂直升降货梯
- 下一篇:一种电梯轿厢用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