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炼厂用常压储罐废气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96840.2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文飞鹏;姜荣营;孙永鹏;刘德鹏;白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飞鹏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查银河 |
地址: | 712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厂用 常压 废气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炼厂用常压储罐废气的回收装置,包括制冷箱,所述制冷箱外侧壁连接有环形连接板;所述环形连接板下表面边缘处等距离连接多根支撑柱;所述制冷箱底端通过第六气管连通储存罐内部;所述制冷箱一侧侧壁连接第一气管,另一侧侧壁连接第三气管;所述制冷箱顶盖上表面连接保护罩底板的下表面;回收装置还包括:收集组件位于所述制冷箱内部,用于将制冷箱内壁冷凝液体收集出来;吸附组件连接所述第三气管右端,用于吸附从制冷箱排出废气。本实用新型解决“冷凝+吸附”工艺的方法是将废气中的有机物液化回收,但是冷凝液会附着在冷凝箱的内壁,造成回收的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化企业常压储罐顶尾气的回收,尤其涉及一种炼厂用常压储罐废气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储罐区的废气主要产生于储罐的大、小呼吸,废气的主要成分是VOCS(挥发性有机物),由于大部分储罐区储罐数量多、储量大,而且储存货品种类繁多,每年所排放的VOCS废气量非常巨大,若不经收集处理直接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针对储罐区废气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一般采用“冷凝+吸附”工艺来处理罐区废气,炼厂罐区的废气主要是油气,非常容易挥发而产生量大,这不仅造成油品损耗也严重污染环境。“冷凝+吸附”工艺的方法是将废气中的有机物液化回收,但是冷凝液会附着在冷凝箱的内壁,造成回收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冷凝+吸附”工艺的方法是将废气中的有机物液化回收,但是冷凝液会附着在冷凝箱的内壁,造成回收的浪费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炼厂用常压储罐废气的回收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炼厂用常压储罐废气的回收装置,包括制冷箱,所述制冷箱外侧壁连接有环形连接板;所述环形连接板下表面边缘处等距离连接多根支撑柱;所述制冷箱底端通过第六气管连通储存罐内部;所述制冷箱一侧侧壁连接第一气管,另一侧侧壁连接第三气管;所述制冷箱顶盖上表面连接保护罩底板的下表面;回收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制冷箱内部,用于将制冷箱内壁冷凝液体收集出来的收集组件;
连接所述第三气管右端,用于吸附从制冷箱排出废气的吸附组件。
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电机、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转轴、轴承、橡胶套、梯形支架和多块连接板,所述电机固定端连接电机支架,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电机支架连接所述保护罩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圆锥齿轮连接所述转轴的顶端;所述保护罩底板设置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安装有所述轴承;所述转轴下端穿过所述轴承和所述制冷箱顶盖一直延伸到所述制冷箱内部;所述转轴通过多块所述连接板连接梯形支架内壁;所述梯形支架外壁连接有所述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紧贴所述制冷箱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第二气管、第一气阀、第四气管、两个活性炭箱、第二气阀、第三气阀和第五气管,所述第三气管右端设置第一气阀,所述第三气管右端面连接所述第四气管上端侧壁,第四气管下端侧壁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左端;所述第二气管右端连通所述第五气管;所述第五气管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气阀和所述第二气阀,所述第三气阀前端和所述第二气阀后端各连接有所述活性炭箱;两个所述活性炭箱的顶盖上均匀开设有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连接常压储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梯形支架绕转轴中心轴方向做旋转运动;梯形支架的橡胶套将制冷箱内壁附着的冷凝液刮下来,冷凝液受重力影响就会进入储存罐中,增加了回收利用率。设置两个活性炭箱通过控制第三气阀和第二气阀的打开或关闭,能控制废气运动方向,当一个活性炭箱的活性炭不能净化,需要更换时,废气就会进入另一个活性炭箱中净化,增加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三轴测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飞鹏,未经文飞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96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平台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智能上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