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设于既有桥梁中分带的活动护栏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94596.6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26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戴捷;周彦锋;刘伟;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D19/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汪清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设 既有 桥梁 分带 活动 护栏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设于既有桥梁中分带的活动护栏底座,包括作为支撑面的上钢板,固定在上钢板下端的两个下钢板,所述下钢板用于支撑在两幅桥梁中分带开口之间;所述两个下钢板之间设有第一加劲结构;所述活动护栏套筒穿过上钢板并与上钢板固定。本实用新型是连接两幅桥梁之间的承重结构,适合在已建高墩桥梁增设中央分隔带开口设置活动护栏的桥梁中使用,可以实现车辆在桥梁运营养护期间及应急情况下在两幅桥梁之间转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结构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增设于既有桥梁中分带的活动护栏底座。
背景技术
对于长大桥梁,为了便于桥梁运营养护施工期间及应急情况下车辆左右幅转换,缩短通行时间,需按规范在上下行两幅桥梁之间设置中分带开口。很多已经建成的长大桥梁,存在上下行两幅桥梁之间中分带开口间距较长甚至未设置中分带开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设于既有桥梁中分带的活动护栏底座,以解决已建长大桥梁中分带开口间距过长,不利于桥梁运营养护及应急情况下车辆在两幅桥梁之间的转换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增设于既有桥梁中分带的活动护栏底座,包括作为支撑面的上钢板,固定在上钢板下端的两个下钢板,所述下钢板用于支撑在两幅桥梁中分带开口之间;所述两个下钢板之间设有第一加劲结构;所述活动护栏套筒穿过上钢板并与上钢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是连接两幅桥梁之间的承重结构,适合在已建高墩桥梁增设中央分隔带开口设置活动护栏的桥梁中使用,可以实现车辆在桥梁运营养护期间及应急情况下在两幅桥梁之间转换。不需要在桥下搭设支架,只需要在桥上利用小型吊机即可吊装完成,无需采用过多的施工措施及大型施工机械即可完成安装,施工安全可靠。构造简单、安装方便,且构件以工厂制造为主,施工速度快,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作为铺装层,耐久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节段活动护栏底座钢结构侧下方视图。
图2为一个节段活动护栏底座钢结构侧上方视图。
图3为活动护栏底座在桥梁上安装完成后示意图。
1——上钢板;2——下钢板;3——顺桥向加劲钢板;4——横桥向加劲钢板;5——活动护栏套筒;6——活动护栏底座防撞加强钢板;7——剪力钉;8——锚栓;9——超高性能混凝土;10——桥梁既有铺装层;11——桥梁箱梁悬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结合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设于既有桥梁中分带的活动护栏底座,包括上钢板1、下钢板2、顺桥向加劲钢板3、横桥向加劲钢板4、活动护栏套筒5、活动护栏底座防撞加强钢板6;
所述下钢板2为两块,分别固定在上钢板1下端左右两侧,用于架设在两幅桥梁中分带开口之间;两块下钢板2下端分别固定有平行设置的顺桥向加劲钢板3,两个顺桥向加劲钢板3之间均匀的固定有多个横桥向加劲钢板4,多个横桥向加劲钢板4的中间贯穿有一个顺桥向加劲钢板3;上钢板1、下钢板2、顺桥向加劲钢板3、横桥向加劲钢板4构成活动护栏底座的主要受力构件。
所述活动护栏套筒5穿过上钢板1中间,采用无缝钢管与上钢板1焊接固定,内径及间距与活动护栏立柱匹配。为增加活动护栏底座的防撞能力,设置活动护栏套筒防撞加强钢板6,将活动护栏套筒5与上钢板1焊接固定。
为增加混凝土和钢板的粘结力,上钢板1上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剪力钉7。活动护栏底座采用焊接连接,采用多个节段在工厂加工制造后,采用热浸锌防腐涂装。运输至需要增设活动护栏的施工现场,将节段的活动护栏底座安装在两幅桥梁悬臂结构上,采用多个锚栓8将活动护栏底座节段(下钢板)与桥梁悬臂11结构连接,最后在上钢板1上浇筑超高性能混凝土9,与桥梁既有铺装层10齐平,活动护栏底座完成安装。活动护栏底座形成后,即可将活动护栏安装在底座的活动护栏套筒上。在桥梁需要养护或应急时,拆除活动护栏,车辆可以从活动护栏底座经过,实现左右幅车道的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94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纵梁A柱整合件
- 下一篇:施工缝用中埋橡胶止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