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炼机的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93742.3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2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山;祖仁全;凡华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欧橡隔热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8 | 分类号: | B29B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炼机 自动控制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密炼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其包括触摸屏模块、控制开关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执行模块,触摸屏模块用于生成触屏控制信号,控制模块耦接于触摸屏模块以接收触屏控制信号,控制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耦接于执行模块以输出开关启动信号至执行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密炼机工作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执行模块耦接于温度检测模块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执行模块用于控制密炼机设备执行密炼工作。本申请具有降低塑料或橡胶加工成本,实现密炼机自动控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密炼机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密炼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密炼机是塑料或橡胶工业常用的加工仪器设备,主要用于塑料或橡胶的塑炼和混炼。密炼机是一种设有一对特定形状并相对回转的转子、在可调温度和压力的密闭状态下间隙性地对聚合物材料进行塑炼和混炼的机器。
密炼机在运行中,需要对温度和时间等密炼参数进行管控,各种参数值对塑料或橡胶的品质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般是凭借工作人员进行对各参数进行操控,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塑料或橡胶加工成本高,因此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塑料或橡胶加工成本,实现密炼机自动化,本申请提供一种密炼机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密炼机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密炼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触摸屏模块、控制开关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执行模块,所述触摸屏模块用于生成触屏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开关模块耦接于触摸屏模块以接收触屏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耦接于执行模块以输出开关启动信号至执行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密炼机工作温度并输出温度检测信号,所述执行模块耦接于温度检测模块以接收温度检测信号,所述执行模块用于控制密炼机设备执行密炼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操控触摸屏模块的触摸屏并生成触屏控制信号,触摸屏模块输出触屏控制信号至控制开关模块,控制开关模块接收到触屏控制信号后输出开关启动信号并输出至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接收到开关启动信号后,密炼机设备启动工作,进行密炼操作,同时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密炼机内部温度,当密炼机内温度达到一定预设值时,执行模块输出启动信号,使密炼机进行塑料或橡胶密炼,实现密炼机自动化,降低塑料或橡胶加工成本,实现自动控制密炼机。
可选的,所述触摸屏模块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上设置有若干触摸开关按钮,所述若干触摸开关按钮电性连接于控制开关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点击触摸屏上的触摸开关按钮,生成触屏控制信号,并输出至控制开关模块,进而使控制开关模块控制密炼机工作,实现触屏控制密炼机功能。
可选的,所述执行模块包括主电机和气压阀,所述气压阀分别连接有入料门、防尘罩、重锤和料槽,所述主电机电性连接有变频器,当所述执行模块接收到启动信号时,所述主电机和气压阀得电启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执行模块接收到控制开关模块输出的启动信号时,主电机得电启动,变频器通电,调整主电机的工作频率;气压阀通电工作,使入料门打开,便于密炼机进料至料槽;进料完成后,气压阀使入料门关闭,同时驱动重锤开启工作,进行塑料或橡胶密炼,气压阀还使防尘罩打开,防止密炼过程产生的灰尘排出,实现密炼机进行塑料或橡胶密炼功能。
可选的,所述控制开关模块包括开关芯片U1,所述开关芯片U1包括输入端、行程开关端、输出端、火线端和零线端,所述开关芯片U1的零线端和火线端耦接于交流电源以输入交流电压,所述开关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耦接有若干按钮开关,所述若干按钮开关电性连接于触摸开关按钮,所述开关芯片U1的第二输入端耦接有若干行程开关,所述若干行程开关电性连接于执行模块,所述开关芯片U1的输出端耦接有若干继电器KA,所述若干继电器KA电性连接于气压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欧橡隔热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欧橡隔热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93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