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93320.6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0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苟耀峰;张高锋;程龙;益波;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1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王军科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河道 垃圾 石笼 结构 生态 护岸 | ||
1.一种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立墙(1)、坡面(2)和副立墙(3),所述主立墙(1)和所述副立墙(3)相互平行且竖直,所述主立墙(1)的顶部高于所述副立墙(3)的顶部,所述坡面(2)设置在所述主立墙(1)和所述副立墙(3)之间,且所述坡面呈倾斜状设置,所述副立墙(3)上设置有副立墙回流口(16);
内腔(4),所述内腔(4)设置在所述主立墙(1)中,所述内腔(4)与所述副立墙(3)相邻的侧壁底端设置有主立墙回流口(15);
收集口(5),所述收集口(5)设置在所述主立墙(1)靠近所述坡面(2)的侧壁上,所述收集口(5)的底部平面与所述坡面(2)的顶部平面位于同一水平线;
防反流板(6),所述防反流板(6)对应的铰接设置在所述收集口(5)的位置,且位于所述内腔(4)中;
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防反流板上,使所述防反流板(6)打开或关闭;
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防反流板上,使所述防反流板(6)保持闭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杆(7)、保持球(8)、导杆(9)和浮力块(10),所述动力杆(7)滑动安装在所述收集口(5)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动力杆(7)的斜上端延伸至所述收集口(5)内并与所述防反流板(6)铰接,所述动力杆(7)的斜下端延伸至所述主立墙(1)外并位于所述坡面(2)的下方空间内,所述保持球(8)铰接在所述动力杆(7)的斜下端,所述导杆(9)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坡面(2)的下方空间内,所述浮力块(10)滑动套设在所述导杆(9)上,所述浮力块(10)与所述保持球(8)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包括安装挂钩(12)、弹力绳(13)和防脱片(14),所述安装挂钩(12)固定安装在所述主立墙(1)与所述坡面(2)相邻的侧壁上,所述安装挂钩(12)位于所述收集口(5)的上方,所述弹力绳(13)的一端挂设在所述安装挂钩(12)上,所述弹力绳(13)的另一端与所述防反流板(6)固定连接,所述防脱片(14)设置在所述安装挂钩(12)上,防止所述弹力绳(13)从所述安装挂钩(12)中脱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块(10)上设置有浮腔(11),所述保持球(8)上设置有空腔,所述浮力块(10)的顶部呈斜面,所述保持球(8)与所述浮力块(10)的顶部斜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墙(1)的内腔(4)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盖板(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7)为网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墙回流口(15)和所述副立墙回流口(16)均设置有栅格网。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少河道垃圾的河道石笼结构坡式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片(14)与所述安装挂钩(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933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车机器人的喷淋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安全性的可坐可躺智能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