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簧片、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90305.6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3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曙光;沈榕鑫;高威;杨奇;钟重阳;奚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H01R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7 | 代理人: | 刘锋;王巧玲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簧片 连接 端子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簧片、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所述簧片卷绕设置在筒状的外壳内,并且由第一端向外侧延伸形成有伸出外壳的挂台。簧片通过挂台挂置于外壳的端部后,通过盖设于外壳端部的端盖将挂台固定。由此,通过挂台即可固定簧片的第一端,而簧片的第二端可以自动移动。当插针插入后,被压缩的簧片不会错位,保证了插针与簧片的接触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簧片、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航空航天、军工以及3C产品等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电连接器是高电压大电流传输路线中必不可少的连接器件,而电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作为核心部件,对电路的安全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有的连接端子中,簧片的两端限位,导致插针插入后使簧片错位而产生接触异常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簧片、连接端子和电连接器,簧片通过具有挂台的第一端固定于外壳上,压缩时由于第二端可以自由移动,簧片不会错位,避免了接触异常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簧片,所述簧片包括:
第一端片,卷绕为环状并且位于所述簧片的第一端;
第二端片,卷绕为环状并且位于所述簧片的第二端;以及
多个条状连接臂,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片和所述第二端片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端片的边缘向外侧延伸形成有挂台,所述挂台用于将所述簧片挂置于外壳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设置为工字型并且中间部位向内侧凸伸;
所述连接臂由所述中间部位的中心区域向外侧延伸形成有支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片的边缘沿径向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多个间隔分布的所述挂台;
所述第二端片的边缘沿轴向延伸形成有多个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簧片上具有沿轴向设置的间隙,所述间隙用于调节所述簧片的卷绕尺寸。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为筒状;
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簧片,所述簧片卷绕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簧片的一端通过所述挂台挂置于所述外壳的端部,所述簧片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以及
至少一个端盖,盖设于所述外壳的端部以将所述挂台固定于所述外壳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具有燕尾榫结构;
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燕尾榫结构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端部具有设置在所述外壳外侧的环形凹槽;
所述端盖通过所述环形凹槽铆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包括:
底板,设置为环形结构,所述底板盖压于所述挂台上;
第一侧壁,由所述底板的内边缘朝向所述簧片的第二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一侧壁的尺寸与所述簧片的第一端相互匹配;以及
第二侧壁,由所述底板的外边缘朝向所述簧片的第二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二侧壁的尺寸与所述环形凹槽相互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所述簧片和一个所述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一端固定有一个所述簧片和一个所述端盖;
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沿轴向延伸形成有尾片,所述尾片用于铆接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90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瓷砖厚度标准检测装置
- 下一篇:内盖与外盖超声波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