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87314.X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61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朱鲁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百悦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13 | 分类号: | C25B1/13;C25B15/06;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金肯晗 |
地址: | 3140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体 处理 小型 臭氧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它解决了臭氧发生器使用安全性差等问题,其包括发生器壳体,发生器壳体内部安装有臭氧发生机构以及与臭氧发生机构连接的控制电路板,发生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控制腔体以及用于安装臭氧发生机构的臭氧生成腔,控制腔体以及臭氧生成腔与发生器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体,臭氧生成腔和/或控制腔体内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温度保险丝。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安全性高、结构稳定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水体处理常用的杀毒方式为紫外线,次氯酸和臭氧发生器,但紫外线杀菌范围有限,照射不到的地方就完全杀不了菌,而且有人在其中的时候要保护人的安全。如果采用过流式灯管表面很快会堆积脏物,效果明显变差。使用次氯酸有氯化物残留影响健康。市场上的臭氧发生器杀菌效果好,但经常会出现损坏烧毁的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起火,严重影响人身安全。除此之外,在使用过程中,臭氧消毒仍然存在消毒不彻底的状况。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疗池内消毒装置[201720800659.4],其包括底板,以及螺栓连接于底板上的臭氧发生器、电源接线盒和紫外线消毒装置;电源接线盒用于把输入电源分为两路,分别为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消毒装置供电;紫外线消毒装置的进水口附近设置有臭氧接入口,该臭氧接入口与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臭氧消毒效果较差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使用安全性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性好的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壳体,发生器壳体内部安装有臭氧发生机构以及与臭氧发生机构连接的控制电路板,发生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板的控制腔体以及用于安装臭氧发生机构的臭氧生成腔,控制腔体以及臭氧生成腔与发生器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体,臭氧生成腔和/或控制腔体内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温度保险丝。发生器壳体内部设置有隔离腔以及温度保险丝,在温度过高时实现控制电路板以及臭氧发生机构的紧急断电,从而提高了臭氧发生器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安全性。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发生器壳体包括相互拼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交接处设置有相互贴合压紧的密封台阶面,上壳体和下壳体边角处内侧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螺纹筒,下壳体下端开有与螺纹筒连通的螺纹孔,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穿设在螺纹筒之间的螺纹连接件固定。发生器壳体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密封性,有效防止水分渗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下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下端底面齐平的安装座,安装座上开有安装孔。安装座方便将发生器壳体与相应的水疗设备连接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臭氧发生机构包括反应腔,反应腔一端与进气腔连通而另一端与臭氧管路连通,反应腔内安装有臭氧发生管,臭氧发生管外侧设置有外电极而内部插有内电极。臭氧发生机构内部通过电离方式生成臭氧,就有较高的臭氧生成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反应腔设置在独立的臭氧发生套件内,臭氧发生套件与发生器壳体可拆式连接固定。臭氧发生套件实现臭氧发生机构的独立封装,方便快速拆卸更换。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处理的小型臭氧发生器中,臭氧发生管两端与反应腔之间压紧固定有橡胶垫,臭氧发生管外侧与反应腔内侧之间灌胶封闭。臭氧发生管外部灌胶处理,配合橡胶垫提高了臭氧发生管的结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百悦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百悦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87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